河西戰局的發展非常的快,正面的步兵首先看到了混亂的匈奴大營,他們隨即等待查看情況,在情況明朗之后,他們迅速的發起反擊,戰術上的沖鋒對他們來說。并不是一件難事,共和軍一向大膽作戰。
在步兵的配合下,騎兵的作戰變得輕松下來,接下來的事情,就是抓俘虜。被徹底打亂的匈奴騎兵,很容易喪失他們的組織性,想要一下子恢復起來,并不是一件極為容易的事情。畢竟共和軍自己都未曾恢復過這樣的一種態勢。
“長官。”一名參謀跟在馬六的后面。
“咱們的傷亡,出來了嗎?”馬六問道參謀。
“長官,只是知道一個大概,各個連平均傷亡三十多個,個別連,傷亡五十人以上。”參謀這樣說到。
“他娘的,咱們騎兵團的騎兵各個都是寶貝,一個連損失三十個,我都心疼的要命。”馬六這樣說到。
“長官,根據報上來的情況來看,主要集中在一二三騎兵營,他們的傷亡都比較大一些,反而是最先發起進攻的第四騎兵營,他們的傷亡小一些。每個連的傷亡竟然控制在二十人附近,有的竟然不到這樣的數字上來。這簡直就是一個奇跡。”參謀這樣說到。
“哦。”馬六也感到了很大的奇怪,他覺得事情肯定不簡單。
“張代在什么地方?”馬六問道。
“張營長正在休息,他們營的情況不一樣,來回的跑動的太多,比較疲憊一些,所以,他們并沒有去抓俘虜。”參謀這樣說到。
“走,過去看看。”馬六很好奇的過去詢問去了。
傷亡數字,讓馬六很是心疼,原因是,騎兵的建立非常的困難,這點他是非常清楚的,早期的騎兵使用的還是駑馬,也就是說,只要是馬匹他們都要使用,馬匹的情況讓他們難以接受這樣一種狀況。因為他們的素質很是低下,能夠發揮的作用并不是很大。
也就是進攻河東之后,這種局面才有所改觀,但這基本上,依然無法改善這樣大的局面,所以,在這樣的一種情況下,他們無法做出太多的改善的舉動來。
損失一個騎兵,就意味著共和軍的騎兵建立的一個基礎,就會削弱一份,這讓馬六很是心疼,他不愿意承擔這樣的一種結果,這種結果會讓他們損失極為慘重的。在這樣的一種情況下,馬六不得不從傷亡數字上看到一些不同的情況,也正是這樣的一些情況,讓他知道了一些不同。
“長官,可能是戰術上的不同吧。我們發起的進攻,大部分都在敵人的側后翼,也就是說,正面只是佯攻,而他們的后背,側后翼是對我們放開的,以有備打無備,我們的進攻自然而然的有利。而且我們的部隊不斷的機動,你也看見了。很多馬匹差點都給跑廢了。在這樣的一種情況下,我們的優勢無形當中就擴大了。盡管我們只有一個營,卻打出了一個團的效果來,這就是我們利用兵力機動靈活的戰術達到的一個效果,在這樣的一種情況下,我們的優勢,將會發展的空前的有利。這也是我們能夠積極作戰的一個重要的表率,如果不能達到這樣的一種情況上來的話,我們可能自己都無法達到這樣的一種態勢上來。”張代這樣說到。
當馬六把這個問題說出來的時候。他才意識到這樣一個問題,不然的話,他自己都不知道該如何回答這樣一個問題。
馬六聽完之后,開始思考這個問題,可能他有些想不通,畢竟,這樣的戰術他是知道的,但是為什么在同樣的兵力下,一個營可以發揮出這樣的一個效果來。張代還少說了一個原因,那就是他們有空中指揮上的優勢,除此之外,那就是他們靈活機動兵力上的優勢,他們一直在迂回包抄當中進行作戰,雖然他們不占據兵力上的優勢,但他們占據機動上的優勢,他們總是能夠集中優勢兵力攻擊敵人的薄弱環節,在不斷的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