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共和軍的作戰原則來看,作戰的主體是人,而不是武器,蹇碩如此行為,必然會他失去最關鍵的東西,這樣的話,最后必然會導致處于一個十分被動的局面當中。”戲志才如此分析到。
“嗯,說的非常的有道理,這樣的話,我們的大部分的情況都會處于一個十分有利的態勢當中,這樣的局勢對我們有很大的發展作用。”曹操這樣說到。
或許這樣的話,只能是安慰自己,燧發式畢竟要比火繩式高一個檔次,在射速方面,以及戰術方面影響很大。曹操的部隊在人數不占據優勢,自然而然無法改變這樣的一種態勢,這對曹操來說,這絕對不是一個好事情。
“如果還是很擔心的話,我認為,我們應該加強我們的訓練,只要我們的戰斗力在這方面占據優勢,就會有很大的成果。”戲志才希望曹操能夠樹立起這方面的信心。畢竟如果連指揮官都缺乏這樣的信心的話,士兵的作戰能力就會大幅度的降低。
“共和軍的優勢在于他們的官兵能夠主動的發起進攻,即便是再先進的武器,打不中人,無法發揮出應該有的戰果來,那也是廢鐵。”戲志才這樣說到。
“我們和共和軍的之間的差距,不僅僅是表面上這樣多,最重要的是一些核心的東西,這些核心的東西如果我們不能學到手的話,結果就會非常的麻煩了。”戲志才這樣說到。
曹操點頭表示贊同這樣的觀點,畢竟當前朝廷就是在走這樣的老路。
實際上,這就相當于晚清時期的洋務運動一樣。當前的朝廷只是把共和軍的戰斗力強悍,單純的看成是他們的火器上的厲害,他們也學習,也改進,但是,他們的改進,和學習只是徒留在表明,比如,他們只是引進一些先進的武器,至于先進的制度,他們并沒有改變。而且他們也不積極的進行學習,他們只是單純的認為,自己就是先進的,在這樣的一種思路下,他們把武器的勝利看成是了戰斗力的勝利,而對于執行實質性的東西,卻并不是看重。
這也就是曹操和袁紹,蹇碩之流的區別。蹇碩只是單純的進行學習,袁紹竟然還是有一部分的抵制,不過他還是順著時代走,采取了混合編制的變法。
而曹操無法得到更多資金上的支持,畢竟,曹操算是獨立的一派,在無法得到更多資金的幫助下,他只能改革軍制。比如采用軍銜制,改革士兵的軍餉。以及初步的經濟制度。除此之外,就是積極的引進共和軍相關的軍事顧問進行訓練,這些都極大的促成了共和軍最強有力的發展。這樣的發展可以最大程度上的幫助曹操軍有更大的發展狀態。因為他們是從根本上進行學習的,而蹇碩,袁紹之流,他們只是學了一個表明,對于實質性的內容,他們反而變得極為的不利起來,如此情況下,他們反而變得極為的不妙起來。
不過曹操還看不到這樣的一種優勢,畢竟這種內在的東西不是一下子就能顯示出來的。這就是曹操最擔心的地方,如果能夠有結果的話,最好,但問題是現在沒有結果,曹操都不敢保證,在不進行武器升級的情況下,能夠大幅度的提升戰斗力。
“下一步,我覺得還是應該從共和軍那里得到貸款,共和軍只是詢問我們可以抵押的東西,這個東西。”曹操感覺很是不妙的搖頭,并沒有,即便是軍隊也沒有投資的價值,曹操這樣認為到。戲志才也很清楚,當前的曹操最大的問題是,他們沒有自己的地盤。實際上,他反而認為, 皇帝的存在極大的約束了這樣的一種情況,反而不足在地方的將領,比如董卓,丁原之流,在他們地方可以有發展的資本,最起碼他們有自己的地盤,他知道的是,董卓一直在經營自己的地區,比如,關中地區。在那里,董卓可以秘密的擴張,反而是曹操這樣的一種情況還是很難發展的,面對這樣的一種情況,曹操也是極為的無奈。畢竟皇帝陛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