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州前線,并州軍和共和軍之間的戰斗基本上處于平靜的狀態,雙方偶爾發生小規模的交火,除此之外就沒有了。并州軍挖掘戰壕,共和軍也加緊修建他們的防御工事,雙方形成了對峙,似乎大有老死不相往來的架勢。
可惜的是,這些都是表面現象,在很多地段,雙方的貿易往來卻從來沒有停止過。
并州軍和共和軍交手之后,就知道了火器的厲害。他們開始想辦法從河東搞武器,偷,搶,就是仿造都是可以的。而這些武器,可以通過走私的方式來進行。
并州軍和共和軍打的是官方的戰斗, 雙方只是不斷的進行對峙,但大規模的戰爭,誰也不想打。但民間不管這些,他們瘋狂的尋找各種各樣的方式來促進雙方貿易的增加。
并州需要大量的糧食,火器,生活用品,食品,布匹,到武器,他們需要的物資數量相當的多。
并州軍大量的采購武器,而走私商人把這些東西賣給并州軍,同時賣給需要這些東西的烏桓人,以及當地的民眾,這是一筆很大的生意,能夠參與其中的都是當地的地主豪強,因為這些東西來錢最快,發展最快。共和軍也不會杜絕這樣的情況,一些是有意放開的,還有一些專門走私的。
被北方的貿易,刺激了河東的商人,比如,河東人跑到河西州做生意,匈奴人的采購讓很多人發財了。他們不斷的借貸,投入更大的采購數量到河西州進行做生意。訂單刺激了工廠,手工作坊的進一步的擴大,生意似乎很好做,人們都不斷的參與進來,但一段時間,匈奴人的確無法承受太多這樣多的生意單子。
但河東商人,以及更多的河東人是不會放棄這樣的機會的,他們把目標聚集到了另外一個方向上,并州,在并州的北方同樣有大量的烏桓人,匈奴人,甚至是,他們的需求更大。因為他們占據的地方,更加的貧瘠。不過那里在打仗,但卻不妨礙他們做各種各樣的事情,當地人有眾多眾多的小路。靠著二手手推車,小心的走私,通過這些小路,雙方的貿易就是通過這樣一種走私的方式維持著。
任何時候,地域之間的聯系都是需要這樣進行下去的,單純的封鎖,以及敵對關系,是無法避免這樣一種關系的。
共和軍情報官中尉石頭很清楚這樣一種情況,不過共和軍并沒有采取措施封堵,盡管這里會造成稅收的流失,但河東的工廠生產卻實實在在的,如果封堵這里的話,就會徹底的切斷河東和并州之間的聯系,除此之外,他們之間的情況也會變得非常的糟糕。共和軍將會缺少必要的途徑來進入這些地區進行情報上的獲取,所以,這里并沒有得到封鎖,相反,這里反而成為共和軍的一個情報獲取的通道。很多情報官都會化妝成商販從這里進入,獲取大量的并州消息,然后帶回來。
中尉石頭是一個苦孩子出身,加入共和軍的目的一開始只是為了混口飯。但后來他開始學習,認識了字,知道當兵是為了什么,更多的苦孩子脫離苦海,沒有辦法,很多事情都是這樣的,因為他太清楚那些孩子們的情況了。如果不是這樣的話,他們自己也就不會達到這樣一個結果上來了。
這次出任務,石頭的擔子非常的重要,那就是聚集當地更多的力量,拉攏,讓當地的地主豪強傾斜到他們這邊來。石頭感覺很為難。因為在他看來,當地的地主豪強都是貪婪的,為什么要拉攏他們,這實在是想不明白的事情,這樣不明白的事情,讓他自己都感覺非常的難以理解。可這樣做,又有什么辦法,他也沒有太好的辦法做這樣的事情。
很為難的事情,但是他還是要去執行,或許地主豪強當中,還有一些開明的人士,爭取他們也是可以的。
石頭只是這樣的情報網當中的一個,共和軍改變了他們的撤離,他們需要從其他方面,積極的改善這樣的一種對峙的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