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要聽從命令就可以了。不出擊,有不出擊的道理。沒有必要想那樣多。
丁原也是很無奈的,因為大進軍在書信當中就是這樣說的,他必須保持自己的勢力,他的調動命令已經下來了。撤出并州,雖然繞道會調動到河內。但這些事情對他來說,都是很簡單的,現在他要做的就是保存自己的實力,最大程度上的保證自己的力量。
所以,對于呂布的出戰要求,他毫不留情的拒絕了。如果損失太多的兵力的話,這會讓他們是去政治資本的。這些都是呂布不知道的事情。
雖然很自私,但這的確是保證自己前途的最好的辦法。
游擊隊后方根據地內。游擊隊的規模擴大了很大,他們建立了三個支隊。人數四千五百人左右。但根據地的民眾超過兩萬多人。這是一支不錯規模的戰斗武裝力量。
但從共和軍那邊過來的軍官卻十分的不看好他們。他們認為,只能維持較低程度上的作戰,大規模的作戰,他們連民兵都不如。
雖然他們有四千多人,但游擊隊是在短時間內擴張到這個數量上來的,除了早期的八百多人接受過較為系統的訓練之外,后進來加入的隊伍迅速的擴張起來,他們無論在戰斗技能,戰斗意志方面遠遠的落后于早期的游擊隊,可能他們的戰斗力還要下降一個很大的程度上來。最近的一次伏擊作戰,竟然出現了配合失當,造成很大的傷亡。那次戰斗說明,共和軍的戰斗力下降了很多。
這些都是盲目擴張帶來的惡果,畢竟這些游擊隊建立之前都是平民,他們擅長的是耕地,而不是打仗。他們對于武器的使用僅僅限于他們熟悉的鋤頭。這就是他們當前遇到的一些特殊上的情況。
遇到這樣的事情,善于總結的游擊隊迅速的停止擴張,他們開始集中訓練那些后來加入隊員,教授他們更多的戰場上的知識,訓練,高強度的訓練讓他們的情況變得更加的穩定下來。
“怎么樣?”二生已經是副排長了。相比和他早期進入的隊員,他這個副排長不算什么。因為有的已經擔任連長了。在快速擴張的游擊隊當中,這樣的職務不算什么。
“哦。”牛娃子情緒不高的說到。他現在是炊事班長。負責給人做飯,說實話,他到現在還沒有算得上真正意義上的適應戰爭,原因很簡單,他上戰場,腿肚子依然不停的抽筋,緊張,冒汗。
“算了。你不適合上戰場,在后方也挺好的。最起碼不會有生命危險。”二生變得很成熟。他現在也是一名軍官了。最重要的是,他參加了很多次戰斗,雖然年輕,但沒有人小看他。
“戰爭結束了。我就幾百畝土地了。這些土地,我交給你種了。種田沒有意思。我決定去參加共和軍,那里才是正規軍,雖然我是副排長,但咱們的火器都太少了。排長這樣的軍官才能有。我打了幾次挺好的。”二生這樣說到。
牛娃子聽著,共和軍不斷的補充火器,但火器依然無法做到大規模滿足對方的需求,主要是交通道路無法打開,他們還需要不斷的輸入更多的糧食,大量的流民聚集起來,糧食只能少部分種植,大部分都不會滿足他們更多的需求的,所以,在這樣的一種情況下,他們能夠有這樣的發展,已經相當的不錯了。火器缺乏一直是他們的一個大災難,因為他們必須優先供應糧食,人才是最重要的第一位。
二生說了很多東西,牛娃子很羨慕。他實在是無法做到二生哥那樣的一些事情來。二生的前程似乎都打開了。他可以當兵,而且,當了軍官之后,特別是進入共和軍之后,不僅僅有火器裝備,而且還有土地。而牛娃子是一個安穩的人,或許他是真的不適合戰場,他自己想到,但現在也只能這樣了。畢竟,很多事情不是說改變就改變的。
李家莊,共和軍作戰部。
“根據我們得到的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