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號補充基地外圍,這里支起來了超過五十口大鍋,這些大鍋當中不斷的冒出香噴噴的熟米飯香,還有肉味,聞見這樣的飯菜味道,肚子就會不停的咕嚕嚕的叫。
“咕咚。”很多半大孩子大口大口的吞咽著口水,大人也是如此,他們的眼睛都快把冒出火來了。
但他們還必須堅持,堅持排隊,堅持秩序,因為搗亂的人,破壞秩序的人,都會被那些戴著白色袖標的共和軍大兵抓出來,惡意破壞者最嚴厲會被就地處決。大部分會關起來。那才是最煎熬的。因為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別人吃飯,而自己卻要繼續忍受餓肚子的煎熬,這種滋味,讓這些從四處八方聚集起來的并州難民們,不得不學會了一樣東西,秩序。也就是共和軍大兵們反復強調的“紀律。”
這一年對并州民眾來說,是災難的一年,收成沒有了。土地被收走了。糧食也沒有了。或者是投靠土匪,或者是到白波軍那里喝稀粥,最好的是參加游擊隊。但他們在北面的一些位置上來,尋找他們,不好。為了躲避被抓走,故土難離。自己家鄉的祖先埋在這里。只有迫不得已的情況下,人們才會離開自己的家鄉,到一個完全陌生的環境去。這就是漢人。
不過一切的一切轉折發生在這里。
也不知道什么時候,也不知道什么人,說來這里修路,就給吃的,如果干的好,還能換成錢,穿的,用的,甚至是更多其他的東西。最重要的是免費的一日三餐,三餐啊。并州人大部分一日只有兩餐。三餐那是什么概念。很多人都覺得,自己的肚子從來沒有吃飽過。總之,情況就是這樣。
共和軍會給他們發一個大大的盆,因為他們知道這些難民怎么想的,因為他們會快速的吃完再次打一些,在他們看來,恨不得把一鍋飯菜都吃進肚子,才能算是吃飽飯。幾乎所有人都沒有吃飽飯這個概念。
之前他們干活,還吃了一天的稀粥,第二天,中午飯的時候,就有了粟米飯,他們的飯盆足夠把自己的腦袋裝進去。但對他們來說,能夠吃飽飯,才是他們最關心的問題。
“多來點,多來點。”一名五十多歲的老漢興奮的說到,他的手不停的發抖,可能他一輩子只有那么幾次吃飽肚子的機會。而這樣的災年,還能吃飽飯,這可真的是太不容易了。
“夠了。夠了。都裝不下了。”春娘無奈的說到,因為整個飯盆已經壘起一座山那樣高了。
男人只能點點頭,聞著肉湯的味道,毫不猶豫的就吃起來。大口大口的吃起來,那種感覺,太好了。
春娘只有二十出頭的年紀,上面有一個婆婆。男人不知道去了什么地方,一點消息都沒有。一個六歲的孩子跟著他的奶奶。她的娘家一個爹爹。爹爹的身體不好,連續幾日的秋雨,讓他病倒了。家中的事情都是她一個女人來操持,這讓她壓力很大,因為野菜早就吃完了。甚至是,樹皮都不夠吃。
好在,在最困難的時候,她在這里找見了一份工作,做飯。大鍋飯,為很多很多人做飯,不停的做。雖然累,但食物有保證,最重要的是,干的好,還有晉升,她現在是一個小組的組長,光著五口大鍋的飯菜供應。這可是一件很難的事情。但對她來說,都不是難事,只要共和軍那邊不斷的供應食物,一切問題都不大。
對于共和軍,春娘認為,那是恩公一樣的存在。一開始,她也不知道該不該相信那些拿著武器的士兵,他們看起來兇神惡煞。而且,他們都是當兵的,當兵的沒一個好的,并州軍在的時候,他們就胡亂的四處跑動,搶劫,胡作非為。一個村子都被他們弄的雞飛狗跳。女人都非常的害怕。
但共和軍不是那樣,士兵嚴格的遵守紀律。特別是那些戴著白色袖標的,后來她才知道。那是憲兵。憲兵是紀律的象征,雖然他們人數少,但沒有人敢把紀律怎么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