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軍營內,董卓和郭汜等人視察自己的部隊,對于部隊的建設狀況,要有一個充分的了解。
洛陽方面對于董卓的認識是極為不正確的。
因為在正式的編制當中,董卓的人數,只有不到四千人,為了對抗共和軍,他們臨時還增加了三千人的正式編制,如果算上雜兵的話,才只有一萬出頭的樣子,這是董卓的正式編制。這也就解釋了為何朝廷方面,對于董卓的大規模的擴張行為表示默許。
因為他的正式編制并沒有擴大,其他裝備的部隊,比如,超過近三萬多人的隊伍,大部分都是后勤單位,他們屬于征集的民夫。這是不能算是正規軍事力量的。
可惜的是,董卓等人也正是抓住了這樣一點,在共和軍看來,他們屬于民兵,沒有統一的軍服,但有清晰的軍銜,盡管他們最大只有步兵營這樣一級。但足夠把這些散亂的民夫給組織起來。
火器的優勢被他們最大程度上的發揮出了。便于大規模的武裝,訓練,他們表面上是后勤單位,但實際上,他們就是可以作戰的預備隊,在共和軍眼里,就是接受過一定訓練的民兵隊伍,就是這樣的隊伍,也要朝廷的正規軍要強悍的多。
“好,好。非常的好。”董卓看著那些民兵一樣的士兵。時不時的山區揮舞拳頭朝著胸膛來上一下子。
“他們吃的怎么樣?”董卓問道一旁的 一名軍官。
“回稟將軍,他們都能吃飽,一日兩餐,頓頓能夠吃飽。”一名軍官如此回答到。
“是這樣嗎?”董卓問道一名士兵。
“是的,長官。”那名士兵回答到。共和軍軍官教授的就是這樣,但董卓皺皺眉頭。一旁的郭汜看在眼中。顯然,對于這樣的稱謂,董卓是很不滿的,原因很簡單,將軍只能特指,而長官卻可以稱呼的很多,這讓董卓感覺不是太好。
不過董卓只是表象出這樣一點點來。他對于當前的問題很關心,士兵的吃飯問題。
這些民夫組成的軍隊,待遇很低,正規部隊是一日三餐,他們是一日兩餐,每個月,象征性的有五錢軍餉。錢不多,但極大的鼓舞了那些民夫的積極性,而且他們能夠拿到手,加上極為殘酷的軍法,這讓他們不得不對軍隊有了很大的依賴感。
對于食物,吃飽,能夠長期的做下去,這才是他們最應該注意到的事情。
“嗯,非常的好。非常的好。做的不錯,一定要讓士兵們,吃飽飯。吃飽飯。”董卓這樣說到。董卓是從基層爬起來的,他很清楚那些士兵需要的是什么,而且他也能夠從這些最迫切的東西當中,激發戰斗意志。
他的兵,大部分來自涼州,一部分來自關中地區。民夫有一定程度上來說,是抓過來的。但能夠吃飽飯,也算是因禍得福了。
吃飯可能在那些朝廷大員看來是一件小事,但在董卓看來,吃飽飯,對于長期處于窮困狀態,以及更多的是在饑腸轆轆的士兵來說,是最好的鼓勵,吃飽飯,才能讓他們有其他的欲望,而這些欲望就是戰斗力。
因為他知道,只有讓那些底層的士兵吃飽他們的肚子,他們才會跟著自己的將軍做很多很多的事情,就是讓他們反叛整個朝廷,他們都干做出來。朝廷對他們來說,就是饑餓。而跟著他董卓,可以吃飽飯。吃飽飯,他們可以干很多很多的事情。
一個能夠讓他們吃飽飯的將軍,足夠讓他們跟隨,這才是他們最應該關心的問題。士兵們的想法就是這樣簡單,而董卓抓住了這樣一點,對他來說,這很容易,也很輕松,因為很多事情都可以做出來,這就是動作的想法,他可以說,是一個混蛋,但這樣的混蛋足夠有很大的魅力來做這樣的事情,這就是他們最有利的一點。
董卓就是靠著這樣的一些簡單的人格魅力做到這樣一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