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叮當當。叮叮當當。”錘子不斷敲打的聲音傳來。這聲音,對于常人來說,就是噪音。但對于董卓來說,這就是最美妙的音樂。
從河東來的火銃制作工匠,得到了董卓很大程度上的重視。他們才一天,就迅速的恢復到了原來的一種情況上來。
河東的工匠對董卓來說,太需要了。他們是制造武器的專家,是減低成本的一個關鍵所在,這對董卓來說,這可是節省下大筆的費用。
“這樣一桿火銃,花費多少啊?”董卓拿起一桿火器這樣問道一旁的李傕。在引進工匠這件事情上。李傕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在共和軍并沒有放開制造火器作坊遷移的時候,李傕就已經派人招攬了十幾名火器方面的工匠,盡管他們只能制造一些簡單的零部件,或者是組裝起來。一些關鍵的材料。比如,管材,依然需要從共和軍那里偷偷的走私過來。但這對李傕來說,已經足夠了。最起碼他們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有了自己制造的一個能力了。
“主公。折合共和元的話,大于依然需要花費三百多元。其中最貴的就是管材,其他的都不是太好,如果我們人數增加的話,成本可能還會減低許多。”李傕如此說到。
“如此甚好。”董卓點點頭。實際上,董卓的要求并不是很高。因為他并沒有按照共和軍要求的那樣,所有的火器零部件都必須能夠達到通用的標準。這點是增加工時的一個重要因素。但在這里,并沒有這樣一個要素,只要能夠組裝起來,能夠成為一桿火器,就可以了。這樣的要求大幅度的減低,這就讓零部件的加工難度進一步的減低了許多,這讓很多只能成為初級工人的工匠,一下子成為了工匠,他們的熟練程度大幅度的提升上來,但質量卻嚴重的下降了許多。不過董卓看重的是成本,對于質量問題,他本人只能呵呵呵。畢竟這樣的事情對他們來說,這才是他們最不愿意看到的結果。
“不過,這火器的成本還是太貴了。我們之前花費的錢財太多,如今耗損的太多的火器,需要盡快的補充,我們需要盡快的把這一項給補充起來。成本一定要減低下來,如此,才能滿足擴充的需要。”董卓如此說到。
“主公,我等明白。”李傕如此說到,對此,他太清楚不過了。董卓對火器的認識是極為深刻的。因為他曾經敗給了這樣的一些武器裝備上來。所以,他需要加強這方面的補充。最重要的是,使用火器的軍隊,戰斗力大幅度的提高,成本減低許多,唯一不足的地方,就是裝備火器的程度太多了。不過沒有關系,只要他大幅度的提高產量,一切問題都可以得到很大程度上的解決。這對他們來說,太簡單不過了。在這樣的一個情況下,他們的狀態是非常好的。
因為火器兵算下來的話,成本并不是很高。而且他們還可以大幅度的擴充。當前擴充唯一的制約因素就在于火器的數量嚴重的不足,這對他來說,這可是最難以忍受的地方了。
所以,對于火器,董卓的態度就是加快生產擴大生產,數量一定要擴大。對于質量,他可從來不認為這需要質量的保證。本來火器兵對他來說,就是炮灰一樣的存在。
“主公,還有一事。”李傕很是擔心的說到。
“哦。說來聽聽。”董卓很滿意的放下手中的武器說到。他之前通過貿易的方式購買軍火,花費太大。這讓他很是不痛快,那些軍火販子,沒有一個是好東西,他們竟然賺到了更多的錢,竟然還聲稱自己不賺錢。對此董卓很是不滿,但卻無可奈何,但現在,他可以自己制造武器了。對此他還是很滿意的。
“主公,我等欠下共和軍已經近高達一千萬的債務,共和軍銀行已經發來催款,盡管我們可以支付一部分的利息,但是這本金還是要還一部分的,不然的話,這火器作坊是建立不起來的,更加糟糕的是,共和軍那邊很是不好交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