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事了。 很簡單,發行紙幣的目的,就是解決財政困難。而洛陽依靠的是傳統的農業稅收。但各個地方早就自我獨立,他們有的已經切斷了對中央王朝的賦稅。有的只是象征性的一些。而這些,根本無法滿足董卓的軍事需求,軍費不斷的增加,但卻沒有更多的財政資金滿足他的要求。 加上農業稅收很緩慢的,他是非常的有節奏,有周期性的遞交各種稅收的。但現在,這種周期已經無法滿足董卓軍的需求了。他需要更快的方式來聚集自己的財富,完成軍費上的需求。 迫切的需求,直接讓他們發行新的紙幣。 “我可以想象出來,發行出來的紙幣,絕對會通貨膨脹的。”尚武這樣說到。軍費壓的他們喘不過氣來。而唯一可以短期能夠拿到更多資金的 辦法就是無節制的印刷更多的紙幣,搶劫民間財富。 “我覺得,我們可以和對方商議一下,讓我們的記者可以更早的進入其中,報道他們看到的事情。”尚武這樣說到。 “我覺得可以。”賈詡這樣說到。在某些時候。記者是被看成是間諜來對待的,因為他們在信息方面有很大的敏銳性,這種敏銳性,讓他們可以注意到很多他們從來沒有注意到的一些新的情況,這些情況讓他們的情況變得更加的順利的多。 賈詡直接把記者看成了共和軍對間諜的一種偽裝。 雁門關外,很多同盟軍士兵聚集在一塊,他們正在了解自己的新式武器。手。 共和軍使用兩種手,一種是卵形手,這是共和軍最新研制的手,因為體積小,發放到共和軍的作戰部隊當中去。至于另外一種,就是木柄手。這種手有一個較長的木柄,當然,共和軍也做了一定的改進,減少木柄,這樣可以多攜帶。 目前這種手就裝配給了同盟軍士兵。這是張遼的一種大膽的創新。 弓箭重新分配下來,很多士兵紛紛扔掉了火器,他們不喜歡這種武器,那種武器對他們來說,威脅太大了。 弓箭才是他們最喜歡的武器。在周倉看來,這種更換弓箭的做法是落后的,野蠻的,倒退的。但張遼知道,如果給他們太先進的武器,反而對他們 不利,因為他們根本不知道該如何應對這樣的一些情況。他們將會面對很多從來沒有遇到的狀況,這反而是一種不利。 相反,如果使用弓箭,熟悉的情況才是他們最關鍵的因素。當然。作為火器上的另外一種補充,手就有了很大的用處了。 火器是中原地區軍隊對抗對方的一種有利的武器,在共和軍看來就是先進。但在草原。弓箭才是有利,可靠的武器。而且,作戰的對象也是他們自己熟悉的對手。而手,只是一種近戰武器,在近戰當中,手給他們一定的火力上的支援便可。 這是考慮到上次他們習慣近戰的一個結果。張遼針對專門加以修改的。手可以在近戰當中增加他們的進攻能力。這樣的話,在遇到大規模的大混戰的時候,他們的優勢就會變得極為的明顯,這點是所有人都變得有優勢。試想一下,在突擊的打開對方后方,也是極為的有利的。這樣可以迅速的打開局面,或者是結束戰斗。 當然,張遼專門針對性的加強,比如,在同盟軍當中,專門加強了一支使用手的部隊,他們被稱之為擲彈兵。他們的突擊能力不會太強,但他們的臂力很大,可以投擲很遠的手,他們是奇兵。可以打亂對方的編制,進攻隊形。這樣可以給他們更多的有利的進攻價值。 張遼在全面的從同盟軍的具體情況思考問題。 而周倉的報告當中,對同盟信心卻不是十分的充足,他們認為,只有共和軍出兵,最強大的火力支援,才能應對下一次的進攻,否則的話,他們完全沒有這樣的機會來應對這樣的事情了。 實際的情況已經很明白了。對方的紀律性非常的不高,他們還不是共和軍標準當中最理想的狀態,最重要的是,騎兵依然掌握在少數人手中,騎兵武裝成為他們個人的武裝力量,私人財產。這對共和軍是絕對的不利。同盟軍的問題非常的多,后勤補給也是他們考慮的,還有健全的運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