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規(guī)模非常的快,部隊從過去的十萬人迅速的擴大到了二十二萬人。兵力擴大了許多。但武器裝備卻沒有及時的跟上。
比如。編號在兩百之后的步兵團,每個團的人數(shù)只有五百人,按照正常的編制,一個步兵團最少應(yīng)該在兩千人。但附近的兵員已經(jīng)實在是征集不到了。而像這樣五百人的步兵團,不只是這一個,而是高達二十多個,只不過他們的花名冊上的人數(shù)好看一些,兩千多人,但有的團,只有三百人出頭的樣子。
如何籌集這樣多的人數(shù)。答案就是空餉。比如,兩百團。他們團只有五百人,但花名冊上有兩千多人,剩下的一千五百人,竟然是兼職的。他們來自其他的兄弟部隊。如果遇到檢查,或者是打仗的時候,他們會從其他團的跑過來點卯。這樣人數(shù)暫時上就充足了。這是何等的聰明。而這樣的團,卻還有很多。
步兵團分成了三六九等。甲乙丙丁。最差的就是他們這種丁字團。而即便是在優(yōu)秀的甲種團上。空餉的情況也經(jīng)常發(fā)生。比如打殘了。后來補充起來的第一團。按照兵力,他們應(yīng)該有五千人,炮兵,工兵,步兵都應(yīng)該配備整齊的,但可惜的是,他們實際的兵力也只有三千人。靠著“兼職”他的兵力一度達到了四千五百人。
這是兵力上的差距。而在武器上的差距更大。
甲等團的兵力最為雄厚,武器裝備也更好。比如,第一團就裝備的是燧發(fā)式,靠著購買,搶奪,以及資助,武器裝備很好。但火炮數(shù)量就差了很多,他們原本應(yīng)該有一個配備二十門火炮的炮兵營。按照共和軍的炮兵營建立。但即便是縮水的二十門火炮。結(jié)果也只有九門火炮。為了籌集火炮。西園兵工廠不得不加緊鑄造。但他們鑄造的都是沉重的鐵炮。笨重不說,威力不大。
而乙丁兩級。他們的情況就差了許多,使用的是火繩式。甚至是,把西園新軍的抬槍也拿出來裝備。這種巨大的武器成為了他們團的大殺器。不過即便是這樣,步兵武器依然很缺乏,平均五個人一把。
最糟糕的就是丁字團,他們的狀況糟糕到了頂點了。他們沒有火器,使用的都是淘汰下來的冷兵器。而士兵吃的是最差勁的。甚至是,還需要自己來解決食物補給的問題。軍紀可想而知,為了吃飯,他們肯定會采取各種各樣的辦法。
士兵敲詐勒索,搶劫事件頻繁發(fā)生。而他們的指揮官卻長期居住在洛陽城內(nèi)。對于自己的部下,猶如放羊一般的養(yǎng)著。
董卓是有野心的,而且雄心勃勃。但他的武器裝備情況卻十分的糟糕。乙丁兩級的火炮數(shù)量,竟然都是個位數(shù),有的團,竟然只有一門火炮,而且還銹跡斑斑,能不能打響還是另外一種選擇。郭汜希望能夠改變這種狀況。所以,當前唯一可以解決的辦法就是,加錢。解決這個問題。很簡單。
但對董卓來說,很頭疼。
“主公,共和軍是不會承認我們的紙幣的合法性,他們拒絕接受我們的紙幣。他們接受金屬貨幣,或者是其他物資交換,總之。我們的武器進口,很大程度上來源于此。”郭汜這樣說到。
董卓很頭疼。紙幣只是解決了國內(nèi)的一些問題。比如,流通,以及士兵的軍餉。但在對共和軍的貿(mào)易上,董卓發(fā)行的紙幣依然是廢紙一張,根本無法發(fā)揮貨幣的作用。
共和軍明確的表示拒絕這種廢紙一樣的貨幣。這就導(dǎo)致,在進口武器上,董卓依然陷入到了災(zāi)難的困境當中。
“你先下去吧。”董卓揮手示意郭汜到。他現(xiàn)在頭疼的很。根本不知道如何解決這個問題,而李傕這時候進來。他來報告相關(guān)紙幣的印刷情況,他們開始印刷大面額的紙幣,面值超過了一千。但董卓依然不認為能夠滿足當前的情況,他決定發(fā)行更大的面額。一萬錢的紙幣。
這簡直就是一件極為瘋狂的事情。李傕希望能夠穩(wěn)定一下當前的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