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東聯軍緩慢的前進著,他們有十萬人的規模,而加上后方的民夫,這個數字就會超過三十萬人以上的規模。估計最高會達到驚人的四十萬人。古代軍隊的調動效率就這樣高。他們需要更多的人力資源才能滿足十萬大軍的后勤補給的需要, 所以,關東聯軍的行軍速度,因為后勤補給的緣故,不得不緩慢前進,一天能夠前進三十里,已經算是非常的快了。而尋常也就是二十里不到的樣子。緩慢的行軍速度,讓曹操感到憂心忡忡。 “速度太慢了。”曹操坐在戰車上無奈的說到。戲志才也點點頭表示贊同這樣的看法。 “兵法云,兵貴神速。如此速度。和共和軍比起來,太落后了。”戲志才這樣說到。 “共和軍的步兵速度曾經達到一天前進六十里的距離。根據曹昂在軍校的記錄來看,最遠的一次,竟然能夠達到百里奔襲。而且他們都是步兵。相比之下,我們的速度太緩慢了。”曹操無奈的說到。 曹昂在軍校的學習,以及在共和軍擔任最基層的軍官,讓他感受到了共和軍的戰斗力提升,共和軍每過十五天,就會有一次三十里的大規模的軍事拉練。士兵需要全副武裝的前進,突擊里程可以達到十五里。如果為了達到解決任務的問題,比如,大規模的迂回。通常是一整個步兵團的迂回,他們將會前進三十里以上,后面有專門的收容隊收容掉隊的士兵。 為了讓士兵快速的前進,就需要良好的組織,班長,副班長將會有效的控制十二個人的步兵班,甚至是更多。排長和連長的指揮作戰,識別地圖的能力和一般的將領一樣。這就意味著,他們可以有效的掌控整個部隊。士兵的單兵裝備也很關鍵,水壺,干糧,彈藥,行軍背囊等等。這些都能保障共和軍士兵的持續行軍能力以及戰斗力。 不斷的練習,可以讓共和軍的步兵發揮出騎兵的效果來。 而再看看關東聯軍。軍官不斷的敦促,依然無法保證行軍隊伍的整齊劃一,士兵時常的跑出來。撒尿,開小差,這才剛剛行軍,就已經發現逃兵多起。如果不是 嚴肅的軍紀發揮作用的話。通常是斬首示眾,如果不能在一開始就控制局勢的話,結果會如何?這會是非常嚴重的事情。 但即便是這樣,開小差的情況依然無法杜絕,只能讓逃兵的情況有了一些收斂。士兵的軍服也五花八門,他們來自各個地方部隊,軍服都是當地自己供應的,加上屬于不同的地方,自然而然就不同了。這加大了士兵開小差的可能性。不僅僅如此,還有其他的地方造成更多的不利狀況。 比如,士兵的單兵裝備,他們通常就是軍服,還有極為有限的甲胄。通常都是皮甲,鐵甲只有軍官才能有。隨身的裝備,可能就是一個酒葫蘆,或者是自己口袋當中藏著的食物。武器自然而然是長矛的簡單兵器。士兵行動緩慢。很多士兵很盲目,麻木。需要軍官的皮鞭才能知道下一步知道干什么。 相反,共和軍的士兵可以在軍官,士官的口令下整齊劃一,他們在必要的行軍狀況下可以達到步伐統一。而這對他們來說,這根本是無法做到的事情。 曹操的軍隊相比之下,比那些聯軍其他的士兵要好的多。但也做不到整齊劃一。 夏侯惇對于隊列并不是看重,只是在行軍的時候偷偷的喝酒,夏侯淵也是如此,行軍看起來似乎很枯燥,他看起來有一些躁動不安的樣子。隊伍雖然不是很拖拉。但依然很松散。 畢竟他們沒有見過共和軍軍隊,那些一流的作戰技能。以及訓練方式,如果有機會雙方能夠進行交流,而自己的軍隊能夠接受新的軍事訓練方式的話,這種情況就會好很多,不會出現這樣的一個情況。曹操看著自己的軍隊這樣想到。 相比之下,關東聯軍進步并不是太多,他們依然是一直新的,菜鳥部隊。他們當中很多人都沒有打過仗,作戰經驗幾乎為零。加上作戰方式的限制,這讓他們的狀況很是難以接受。 公孫瓚的行軍隊伍當中。張飛極為不屑的看著公孫瓚的精銳從他面前走過。張飛只有駑馬可以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