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武器裝備的分配不均勻,為了一些裝備,自己都能大打出手。就連西園兵工廠生產出來的破爛貨,雙方都要打一場。情況很糟糕,很混亂,郭汜的想法很簡單,就是防御,不用主動出擊,他們堅守陣地就可以了。因為火器的使用方法來看,火器不利于進攻,擅長于防守作戰,進攻的話,他們需要排開隊形,控制士兵,以及鼓舞士氣,一旦某個環節出現了問題,很容易出現極為糟糕的狀況,這對他們來說,很麻煩,甚至是導致全局的失敗,郭汜是步軍,他希望極力的避免這樣的一個情況。
“而我等步軍可以在汜水關外建立三道防線,不斷的利用三道防線消耗敵人,拖垮敵人,等待一個有利的時機發動反擊,一舉擊潰對方。”郭汜接著建議到。說到這里,很多將領紛紛的點頭贊同。
大家都明白當前的情況,讓步兵主動出擊作戰,簡直就是開玩笑。讓步兵出擊,隊伍首先無法控制起來,一等步兵團還可以,二等三等部隊都有各種各樣的問題,讓更加靠后的部隊出擊,可能會直接導致嘩變的可能。他們搶劫還可以,作戰,還是待在戰壕內防守比較有利。
董卓是底層出身,很清楚那些士兵是什么德行。沒有足夠多的利益,他們根本不會作戰的,而且,相對來說,進行防守作戰,安全性更高。董卓實在是不愿意冒太大的風險。
“至于飛熊軍,我看,這是打一定程度的前哨戰便可,襲擊對方糧草,必然需要深入,一旦被打敗。風險不可控。”董卓謹慎的說到。
因為董卓得到的情報相對的少一些,他只是知道關東聯軍裝備了一定數量的火器,但是裝備了多少,有多少軍隊可以使用火器,他就不清楚了。對方的軍隊編制非常的慌亂,這就是他不知道的情況了。
所以,為了讓自己的王牌部隊減少更多的傷亡,保存實力。畢竟,洛陽如果沒有軍隊鎮守的話,對他來說,將會是一個很大的麻煩。謹慎的董卓做出這樣的選擇,也是十分正常的舉動。
“主公,我等還需要加強對共和軍的防備。”李傕擔心的說到。共和軍的兵力太多了。他們的軍事力量大于自己,對于這樣的一個對手,不得不進行防備,盡管現在看起來雙方十分的和睦,但李傕很清楚,共和軍隨時都有可能占據更多的地盤,比如關中,如果從河西發動攻擊的話,那就非常的糟糕了。整個關中,隴西都會進入到共和軍的控制范圍內。
“共和軍雖然在邊境地區并沒有增加兵力,但牛將軍的兵力還是少了許多。只有一萬五千人,是否增加兵力防備。”李傕擔心的說到。
“嗯,有道理,你認為增兵多少才有用?”董卓問道這樣的一個問題,
“主公,最少兩萬。”李傕說到。聽到這里,董卓有一些肉疼。因為增加的兵力太多了。這就意味著整個洛陽前線堅守不利。
“先增加五千兵力再說。”董卓這樣說到。他認為,共和軍并不會主動出兵,他們需要等待最合適的時機,不僅僅如此,還有更多的事情,他自己也有盤算。他不想在最關鍵的時候刺激共和軍。同時抽調更多的兵力,他還做不到這樣的事情上來,所以在這樣的一種狀況下,他更多的選擇的是,做出一些折中。
這種折中并不是不好,而是有太多太多的事情,讓他們難以應對了。如果能夠做到這樣的事情上來的話,他們還是希望能夠明白一些事情。
就這樣,董卓的一些基本上的策略已經確定下來,很多時候,他不希望做出太多過分的調整,畢竟很多事情是難以改變許多的。
李家莊。作戰部。
尚武不斷的記錄一些注意事項,然后交給參謀部制定更多的詳細的作戰計劃。因為他們在密切的關注戰局上的發展。
“根據我們最近的情報偵查,董卓軍隊的兵力調動比不是很頻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