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后勤資源可以最大程度上的保證作戰的物資保障,這對共和軍來說,這是一種資源優勢配置的重要舉措。只有集中管理調配,才能避免更大的浪費。但實際上,共和軍不可避免的進行各種浪費。
為了保證他們軍隊的戰斗力。就需要體用極為充足的作戰物資,在如此情況下,更多的物資似乎才能讓士兵有極為充分的保障。而更多的物資意味著,浪費。更多的浪費。
雁門關外。
幾名同盟軍士兵他們的界標向外移動了三十里。這里從來沒有界標。但是貿易展開之后。這里的一切的一切都變得不同了。
這已經是他們不知道多少次干這樣的事情了。他們都已經極為的熟悉了。
停戰之后展開貿易的共和軍變得更加的有利。因為共和軍相比作戰,更加擅長貿易,而且喜歡貿易。做生意,他們處于一個最高端的狀態當中,只要他們動動手指,就能賺到大把大把的錢,這比任何貿易都要重要。
“嗚嗚。”一列小型火車緩慢的從臨時鐵軌上進入雁門關。
張遼放下手中的筆,看著玻璃窗外的火車慢慢的進入雁門火車站。實際上,火車站除了倉庫很大,就是一個小房子,那里有一個電報收發室,還有一個集體宿舍。廁所和廚房都沒有。周邊都是荒地。但即便是這樣,火車的到來依然讓很多人興奮。
那些從關外進入的游牧民族。他們會激動的站起來。然后瘋狂的擁擠到站臺上,盡管那里都是污泥。但他們依然很高興的高舉自己的手臂,顯示他們有很大的力氣。
這是一款小火車,只能拉動八節不是太大的車廂,但即便是這樣,這也相當于四十多輛雙牛車的載重量。貨物塞的滿滿的,他們需要人工裝卸到附近的倉庫。那些進入關內的人,只能依靠出賣自己的力氣來生存。好在物價不是很高,他們可以比以前更加幸福的購買他們想要的東西。
吃的,穿的。還有各種各樣的用的。刀具在游牧時期,根本沒法購買,但現在他們可以輕松的花點小錢,購買一些小刀。吃飯的時候,使用這樣的小刀,別提多方便了。男人可以購買自己喜歡的東西,而孩子們可以吃到并州人從南方送來的新的糖果,他們從來不知道,牛奶竟然可以做成糖果。還有奶粉。女人生產之后更加需要這些東西。很多好的東西刺激這些接受共和軍生活方式的游牧人進入中原地區的生活大家族當中。
盡管他們出賣自己的勞動力。賺到的薪水看起來微不足道。但他們很快樂,因為物質上,他們要比那些還在草原上放牧的兄弟們好的太多了。最起碼他們身上的古怪味道也沒有了。
雁門關有專門的澡堂。燒水的都是游牧民族的孩子,他們大多不多七八歲的樣子,但他們已經早早的出來接受社會的鍛煉。
這些孩子是可以接受教育的,在城外,也有學堂,但學堂的教育質量,很是堪憂,老師極為的懈怠。他們從來不好好的教授這些孩子一些東西。因為語言上的不同,這更加增加了難度。而工資薪酬雖然好一些,但是教授難度太大,這讓教師難以接受。教育質量一直不高。但孩子們卻積極的接受。他們總是問大人一些事情,或者是自己來學習。那種從最初的模仿到自我學習,是一種非常可嘉的精神。
“和平,比戰爭更加容易消化掉那些少數北方野蠻部落。”張遼在自己的日記當中這樣寫道。
和平之后,改變最大的就是那些野蠻部落的游牧民族,同盟軍解散了超過五分之四的作戰人員進入社會。他們最早接觸共和軍,知道如何接受他們認為可行的東西。
而這可以帶來更多的消費需求。至于關外,他們只能處于貿易的下游,處于一個極為低端的市場狀態上。
他們不得不出口更多的羊皮,羊毛。牛羊。甚至是馬匹他們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