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軍控制的游擊區內的民兵正在積極的學習如何進行游擊戰。
盡管共和軍軍官和士官教授的時候有一些粗暴。畢竟,他們就是那樣對待新兵的。但他們還是有了不小的進步。
首先,他們對手中的武器了解的更多了。盡管很多人都是泥腿子。但經過魔鬼訓練,他們也知道,手中的火器將會是他們最大的依仗。有了火器,即便是沒有甲胄,他們也能直接和官府的軍隊對抗。
其次,他們的作戰思維發揮發生了改變,他們第一次接觸到了戰術這種層面的訓練。他們終于明白,戰爭,不僅僅是靠著人數一窩蜂的沖殺,還有戰術層面上的優勢,有了這樣的優勢,他們才能擴大更大范圍的發展。
最后一點就是,民兵在共和軍軍官的訓練下。戰斗力有了較大的提高。雖然他們還不能獨立的面對地方武裝。但對于他們來說。他們只要能夠保護好自己,一定的情報支援之外。一切的有一切都是有利的。
共和軍正規部隊大規模的南下。兩個步兵師齊頭并進,他們在態勢上不斷的展開迂回包抄的戰術,擊潰了大量的地方保安團以及地主武裝。這很大程度上算是掃清了河內地方正規武裝的一個有利的支援。
共和軍快速推進過程當中,拿下控制了五座縣城。他們正在以最快的速度快速的推進到黃河岸邊。這是他們必須要達到的戰略目的。
“俘虜兩邊走。讓開,快讓開。”擁擠不堪的道路上。共和軍的炮兵大聲的喊道。
盡管炮兵極為努力的驅趕俘虜,但當地的道路狀況實在是堪憂。沉重的火炮根本無法快速的推進,天氣稍微變熱。就會導致土路變得泥濘不堪。難以行走。本來當地的道路就難以通行,步兵可以快速的推進,但炮兵,以及輜重部隊。根本難以快速的推進到一個有利的地步上來。他們很多時候,根本無法做到這樣的一種程度上來。
共和軍的道路通常情況下都會做些硬化處理,比如,使用石子,或者是對路面加強。但河內的情況完全不同,道路基本上延續前朝的。一些路段還能夠行走。但更多的時候,很多路段年久失修,無法快速通行。這對共和軍的炮兵,以及后勤單位來說,就是一種折磨。這導致,只有輕型火炮能夠跟上步兵的行動,大口徑火炮,甚至是彈藥車都無法快速的通行,四輪馬車走走停停。共和軍再次遇到了道路上的問題。
共和軍原本是有工程兵單位的,但他們依然在后方的太行山區域內加固鐵路。以及重要的橋梁設施。根本不可能調動他們到這里來。工兵已經十分的忙碌了。
而共和軍是第一次大規模的縱深推進。這種縱深推進本來就有問題。
共和軍和上次進入并州一樣,他們沒有充分的考慮到道路對后勤的制約影響,本來參謀部是考慮到的。但他們計劃當中的工程兵卻還在太行山山區修建道路。根本無力支持他們平整道路。這對他們來說,真的是一個很大的麻煩。
于是整個共和軍平行推進的炮兵,后勤部隊大部分都落在了后方的位置上來。
這個問題必須盡快的得到解決。否則后果不堪設想。
李家莊,作戰部。
“參謀部發來的最近的作戰報告顯示,我們在前線遇到了不小的麻煩。”賈詡擔憂的說到。
“問題主要集中在后勤補給上,我們的補給物資沒有問題,在運輸力量上也沒有問題。但,道路。當地的道路狀況極為的惡劣。而我們沒有充足的力量來解決這樣的一個難題。”賈詡很是為難的說到。這個問題一直存在,只不過到現在一下子爆發出來,在這樣的一個情況下,這對任何人來說,都是一個極為難以承受的結果。畢竟,這種情況下,對共和軍的補給線來說,是一個沉重的打擊。
“該死。我們之前就遇到過這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