順不解的問道這樣一個問題。
“因為你足夠的優秀,當然,不僅僅是這個問題,而是,共和軍內部也有很多派系,你我這樣的舊軍官,想要有更大的發揮作用,就必須有更大的才華才能保住當前的情況,或許你應該看到了。”張遼這樣說到。
“共和軍內部實際上也有自己的派系的,比如,那些民兵軍官,他們大部分都是底層民眾出生,他們基層指揮作戰能力還行,但共和軍依然有很大的缺點。”張遼說到。
“他們可能最大指揮一個營,但是,指揮一個團,指揮更大規模的軍事單位,步兵師,甚至是軍。這樣的人才,共和軍卻沒有。”張遼這樣說到。
高順聽著張遼說的這一切,對于這一切,他個人也是有很大的感受的。共和軍基層的力量很強大,他們能夠一下子調動更多的民兵起來,但他們的軍事指揮能力,實在是太差了。
很多人只能指揮一個排,一個連,很少有人能夠指揮有一個步兵營。
在這次進攻作戰當中,很多部隊都打亂了。造成了一些本來可以避免的損失,還有的指揮官,脫離自己的作戰指揮崗位,而他們自己,竟然只帶著一個排來進行作戰。這種情況不斷的發生,而且,在短時間內根本無法扭轉。
盡管共和軍也有一些軍官表現很好,但大部分作戰都集中在連隊這一級。很少有人能夠上升到更高的單位上來。
或許,張遼算是一個特殊的。但這種情況卻在不斷的出現。
張遼指出了共和軍最大的缺點。共和軍依然無法有效的完成近現代化軍隊。他們的軍隊表面看起來正規了許多,但很多地方依然是不夠的,他們需要更加擁有遠見的軍官來加強這方面。
而那些從軍校比企業的軍官,還無法達到這種程度,因為他們大部分才剛剛接受了這種思想。無法有效的展開。
而大部分上校以上的軍官,是無法完成這樣的事情。他們大部分都是基層提拔上來的。進行戰術上的戰斗。他們可能很有利。但是,戰爭的規模變得更大一些,共和軍在這方面的缺點就表現的極為的不利。甚至是,可能會出現更大的災難。
尚武也很清楚這樣一點,尚武試圖通過變革來達到這樣一種程度上來,在這樣的一個情況下,他們需要發展更大程度上的軍事改革才能完成。
但這需要時間。這就給了共和軍當中,張遼這樣的舊軍官一個機會。
張遼和高順屬于同一類人,他們是職業軍人,作為職業軍人,他們對危機的敏感,以及對未來戰爭發展的可能性,將會有更大程度上的優勢,也正是在這樣的一種優勢下,他們希望有更大的發展。這是他們的一個必然上的需求,畢竟,這種需求對他們來說,將會非常的重要。
他們希望能夠做出一些有利于歷史發展的軍人。而共和軍可以提供這樣的一個平臺。
可以說,共和軍在未來需要他們這樣的軍官,而張遼這樣的軍人也需要共和軍這樣的平臺,雙方都是相互的。
兩者之間形成了很大程度上的有利狀況。
高順點點頭。他同意了張遼的一些看法。他計劃到共和軍這里來看看,畢竟,他這樣的軍官,已經很難在其他地方尋找到出路了。董卓軍隊幾乎丟失殆盡,他們一下子卷縮到關內無法出擊,可以想象到。他們未來的情況可能十分的不利。
而在另外一個方面。共和軍發展勢頭很大,在這樣的一個情況下,他們或許只能這樣選了。
洛陽城內。
民眾都在看著共和軍下達的新的經濟政策。免稅,三年之內對商業進行全面的免稅,以便盡快的刺激洛陽的復蘇。這種情況讓所有的人都感到十分的驚訝起來。
在這樣的一個情況下,他們的狀況將會達到一個更加有利的位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