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前番與巴軍交戰,斬殺與俘虜的敵人不少,而這些巴軍原來的裝備,自然就成了南柯的戰利品。
這會兒用得上,就又分發給他們。
當然為了區分他們與巴軍的區別,他們也效仿王倫之前,都用一些玄色的布條捆綁在胳膊上。
在猛鷙軍積極備戰的時候,城外攻城的巴軍也離他們越來越近。
知道他們進入城頭的射程以后,躲在稚堞后方的猛鷙軍,便慌忙用弓弩向他們攻去。
每一次射擊過后,他們就迅速躲在稚堞后方重新復原擴機、搭上弩矢繼續朝著城下射去。
稚堞則成了他們最好防護。
稚堞又稱齒墻,既城頭上那些凸起的矮墻,用于防護士兵。對外的稱之為稚堞,對內的則喚做女墻。
就算城頭弓弩,對于巴軍的攻擊有一定壓制性,可是敵方人數實在是太多了。
而城頭的守軍又寥寥無幾,因此沒多久這支敵軍還是如約來熬城下,還是搭建云梯。
那些推著撞車的士卒,更是直奔城門,一次又一次沖撞著孱陵的城門。
讓然在他們沖撞城門時,也要遭受著猛鷙軍的飛石攻擊。
漸漸隨著搭在城頭上的云梯越來越多,大伙兒也無暇顧及那持續沖撞城門的撞車,而是將精力放在力量對付云梯上。
有一些云梯剛剛搭建后,就被城頭的士兵用長槍頂著推翻。
隨后城下的士兵則又繼續搭建云梯。
那些來不及被推開的云梯上已經蟻附著很多士兵,迅速向著城頭攀爬。
面對這些士兵,城頭的守軍,能做的只是將對勁在身邊的滾石狠狠的砸下去,還有一些則拎著煮沸的金湯,順頭澆下。
有了這些滾石與金湯的阻攔,總算使得巴軍攀爬城頭的速度減緩一些。
可就算這樣,漸漸也有人爬上城頭,與城頭的守軍打成一團。
負責指揮的楊鳳,也只能充當救火隊長,將隨時撲向敵人攻勢最猛的地方。
隨著攀爬城頭的士卒越來越多,楊鳳只得遣人將王倫等第二梯隊喚上城頭加入戰斗。
就這樣城頭的戰斗越來越激烈。
在孱陵城外的另外一場戰斗,以及極其慘烈的程度持續著。
盡管敵人倍于己方,而這些光王朝的士卒,卻沒有任何撤退的跡象。
在他們酣戰之時,一支人數不多的隊伍出現在遠處,正打量著這一幕。
為首一人,正是身騎火焰駒的李存孝(安敬思)。
ps:寫一半鍵盤進水了,然后各種失靈,還好臨時找了一個鍵盤頂上,才把這一章寫出來。
還有感謝一下大伙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