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朔元年(公元年),秋八月十四,辰時六刻。
三路大軍班師,進入河套平原,一路向西回程。等進入關內道,開始削減府兵,玩剝洋蔥游戲。比如說到云州,云州府諸衛士,拿好隨身物品,按照秩序下車。
行軍長史武康,召集折沖都尉,左右果毅都督,折沖別將長史,以及兵曹參軍。召開碰頭會議,頒發三份資料死亡名單,負傷名單,軍備資料。
首先死亡名單,記錄死亡情況,舉例來說明衛士張三,天山戰役,為國捐軀;衛士李四,渾部戰役,傷口化膿,病逝軍中;衛士王二,偷袍澤財物,且拒不歸還,因違反軍法,被明正典刑。
然后負傷名單,列出所有傷員,哪場戰斗負傷,輕傷還是重傷。最后裝備資料,包括武器損耗,鎧甲毀壞程度,記錄非常詳細。資料一式兩份,折沖府諸官員,在確定無誤后,分別簽上姓名。
完成繁瑣手續,經過仁貴批準,衛士可以離隊。他們回去以后,把盔甲和兵器,馱馬毛驢工具,上繳折沖府庫。然后各回各家,投入秋收工作,等待下次出征。此次討伐鐵勒,撈的盆滿缽滿,都能過個好年。
九月初九重陽,回到東都洛陽,各回兵部復命。盧山總管薛仁貴,降水總管孫仁師,鐵勒副將劉審禮,負責城門獻俘,上繳眾戰利品,歸還兵部裝備,備案出征公文。
每次出征之前,朝廷頒布敕書,兵部尚書接旨。出具調兵手續,將軍拿到公文,才能領取裝備,才能調動府兵。班師回朝之后,首先要去兵部,交還各種裝備。
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使節黃鉞,鑲黃金的巨斧。此為宮廷禮器,只有皇帝能用,借給出征將領,表示代君攻伐。可以代行軍法,包括斬殺將軍,處斬抗令官員,類似尚方寶劍。
當初坑殺戰俘,武康必須接令,倘若真的鬧翻,黃鉞可以殺頭。仁泰出征未歸,黃鉞已經帶回,武康來到兵部,先去庫部拜訪。會面庫部郎中,交還燙手黃鉞。
所謂的庫部,是兵部的機構,共有四個機構兵部和職方,駕部和庫部。交還神器之后,再去駕部拜訪,會面駕部郎中。因為將軍親衛,戰馬由駕部,所以必須歸還。
另外按照規定,正三品的官員,分配五匹馱馬,用來拉車馱運。之前懶得領取,因為媳婦不愛坐車,現在閨女長大,必須領走馱馬。以后買些馬車,方便妻女出行。
再找職方郎中,歸還行軍地圖。這也是違禁品,私人擁有地圖,是要掉腦袋的。最后找兵部郎中,上繳斬獲數據,我軍傷亡資料,輜重損耗文書,以及勛功文書。
所謂勛功文書,記錄將士戰功,用以評定勛官。唐朝的勛級,也就是軍功,共有十二轉。武康勛官柱國,是第十一轉,從二品待遇。十二轉上柱國,最高的勛官,正二品待遇。
如果普通衛士,戰場上立大功,被朝廷授勛官,就是人生巔峰。最低勛官武騎尉,享受從七品待遇,俸祿等同縣令。年收入三十貫,還有百畝官田,終身吃喝不愁。
所以唐初府兵,喜歡戰場廝殺,可以博得功名。平頭老百姓,大多不識字,戰場上殺敵,如果你夠威猛,就能發家致富。某種程度上說,唐初的勛官制度,提高軍隊戰斗力。
逛完尚書省兵部,完成全部交接,武康騎馬回家。終于能見妻女,心情異常興奮。不能肋生雙翅,不能策馬狂奔,那是犯法行為。好在斗驄夠快,不到兩刻鐘,回到道政坊,站在家門外。
韁繩丟給平郎,正要抬手敲門,角門打開縫隙。錢順探出腦袋,興奮轉瞬即逝,打開角門行禮,臉色頗為怪異“大佬回來啦,趕緊進屋吧,夫人們等急了。”
武康有些納悶,為何強顏歡笑,發生了什么事。也沒放在心上,邁步走進家門,客廳沖出人影,是寶貝閨女鬧鬧。緊走幾步抱懷里,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