麟德二年(公元665年),春四月三十,辰時兩刻。
閏三月過去了,工作波瀾不驚,四月馬上過去,生活異常郁悶。李九腦子抽風,四月初四那天,頒布奇怪命令。朝廷文武百官,所有東都侍衛(wèi),本月只能吃素。
理由非常奇葩,首先四月初四,文殊菩薩誕辰。其次四月初八,釋迦牟尼誕辰,而四月二十八,藥王菩薩誕辰。皇后篤信佛教,皇子即將誕生,眾卿不食肉糜,是為皇子祈福。
這條敕書發(fā)出,大唐的吃貨們,已然倒了血霉。武康無肉不歡,又被李九針對,只能暗罵祖宗。你們隴西李家,自稱李耳后裔,抱著道教就行,信仰別太廣泛。這樣寵媳婦,真的不太好,她會上臉的。
生活以此艱苦,每天只喝米粥,雞肉都不能吃。每天都在祈禱,萬惡的四月份,趕緊的過去吧。熬到四月初八,佛陀生辰那天,接到詭異命令。要他前往來臺,協(xié)助秘閣郎中,直到新歷修成。
事情是這樣的,秘閣郎中李淳風,抨擊前任太史令,傅仁均的戊寅歷。計算太過粗糙,時令多不吻合,奏請重新編纂。李九欣然應允,并賜名麟德歷,讓其全權負責。
而武康的工作,負責跑腿打雜,舉個例子說明。淳風想要資料,他就去昭文館,取出相應書籍。取的第一本書,是前隋的皇極歷,天文家劉焯編纂。
這個欣然接受,李淳風是老神仙,陪在他的身邊,可以沾些仙氣。況且這麟德歷,后來傳入日本,日本國的農歷,頗有政治意義。竭盡全力配合,閑暇時多請教,學習天文知識。
四月二十午時,淳風正在忙碌,忽然驚叫出聲。皺眉快速掐算,然后唉聲嘆氣,沒頭沒腦的說:就在本月之內,又有良相離去,不能擺脫命運,令人扼腕嘆息。
大概意思是說,本月有人會死,曾經官拜宰相。說完繼續(xù)書寫,問他也不回應,貌似感觸頗深。武康沒放心上,反正與我無關,誰愛去誰去。淳風突然開口:變之若無公務,到時候送送他,可能對你有益。
老神棍的教誨,向來有理有據,可以銘記于心。自從來到大唐,除了媚娘以為,李先生是惟一的,真幫忙的外人。所以不再多問,若有重臣去世,肯定會有消息,過去拜祭就行。
熬到二十七日,麟德歷初成書,進入修訂階段。武康功成身退,去找朝廷復命,得知中央政府,常務委員變更。李九頒布詔書,西臺侍郎孫處約,太子右中護樂彥瑋,不再兼任宰相。
早在意料之中,孫、樂兩位先生,確有真才實學,也是官場老人。可惜太過正直,以敢諫能言著稱,是本朝的魏征。可惜李九大帝,不太喜歡他們,拜他們?yōu)橄鄷r,正是乙丑歪風。
何謂乙丑歪風,是長安讀書人,編排的新段子,用來嘲諷武康。暗指去年年底,武許戊戌合流,血腥清洗政敵。去年是麟德元年,恰好是乙丑年,所以這樣叫。
李九拜他們?yōu)橄啵桥R時救火的,濫竽充數罷了。現(xiàn)在恢復往常,他們倆不討喜,自然會被換掉。任命新的宰相,左侍極陸敦信,檢校西臺右相。這個老混子,踩了狗屎運,終于拜相了。
現(xiàn)在的朝廷,共五大宰相:司空李勣,太子少師許敬宗,檢校左相竇德玄,司戎太常伯姜恪,檢校右相陸敦信。武康羨慕嫉妒,到底什么時候,咱也混個宰相,被人喊武相公。
轉念仔細想想,估計難于登天,只要李九活著,別想插手政事。那家伙懷的很,無論明里暗里,都在針對乃翁。勛官爵位不吝嗇,全都給到最高,反正你沒子嗣,死后無人繼承。
大將軍也隨便給,反正沒有兵權。如果想做文官,從而參與政事,那門兒也沒有。堪稱處心積慮,可惜百密一疏,左羽林大將軍,知右羽林訓練,就是天大敗筆。
此刻李九大帝,還沒有意識到,禁軍多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