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封元年(公元666年),冬臘月二十二,辰時末巳時初。
長安城西大內,南衙皇城太廟,盛大出征儀式。李治親自主持,文武百官參加,遠征將領站前排。每逢對外用兵,都會太廟祭祖,祈求列祖列宗,保佑大獲全勝。
武將身穿戎裝,身體挺拔筆直,看著精神干練。跟隨皇帝宣誓,言語冠冕堂皇,表示不辱使命。誓要竭盡全力,蕩平遼東大地,打出朗朗乾坤。例行公事罷了,只是美好愿望,戰爭成敗與否,與祭祖沒關系。
出征儀式結束,安撫大使李勣,接受皇權黃鉞,寓意代朕征伐。皇帝勉勵一番,遠征將領組團,去司戎領魚書。魚就是銅魚符,書是調兵公文,合稱調兵憑證。若沒有這兩樣,你調不動府兵,折沖府不會配合。
明天就要出征,諸將各回各家,做好準備工作。譬如寫封遺書,做些床上運動,祠堂祈禱等等。武康比較另類,先召集眾親衛,詢問準備情況。再陪閨女讀書,下象棋繡繡花,或者跳交誼舞。
巳時五刻左右,同僚登門拜訪,送些常備物品。表達關切慰問,說幾句吉祥話,諸如旗開得勝,凱旋而歸等等。最討人喜歡的,是許敬宗的話,關內河南兩道,物價漲出新高。
新錢乾封泉寶,規定以一當十,實則不如舊錢。唐朝立國之初,鑄造開元通寶,此刻依舊堅挺。武氏奸臣集團,囤糧全部售罄,凈利潤十五倍。武康投四千貫,盈利六萬余貫,其余大小奸臣,賺的盆滿缽滿。
所以他的名譽,已經完全恢復,同時華麗逆轉。因為武氏糧倉,斗米只賣百文,低于市價三成。并且武氏稻米,使用標準的斗,米中不摻泥沙。還是江浙稻米,米中王占城稻,米粒大顆粒飽,入腹香甜無比。
長安城讀書人,編出各種段子,各種歌功頌德,完成由黑轉粉。京師隨便打聽,就算老弱婦孺,提起武大將軍,都都交口稱贊。提起許大相公,提起李勣司空,也會豎大拇指。經商最高境界,我掏你的腰包,你卻歌功頌德。
司平太常伯閻立本,收受銅錢三百貫,畫武將軍戎馬圖。昭文館待制楊炯,朝散郎王勃,各收兩百貫錢,在畫卷上題詩。王勃題送別詩,送武將軍征遼東;楊炯題邊塞詩,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閻立本的畫作,王勃楊炯題詩,這要放在后世,至少千萬起步。武康高潮澎湃,特邀請許敬宗,在畫卷上題跋:此乃武家私有,后輩若敢捐獻,就是不肖子孫。找人裝裱密封,埋在秘密地方,充當傳家之寶。
媚娘闊綽如故,派內侍李德官,送百片金葉子。幾十壇高粱酒,數不盡的糕點,千奇百怪的藥材,甚至有安胎藥。如果條件允許,她還會送女人,為其愛弟康郎,解決生理需要。
末時三刻左右,同僚不再登門,迎來特殊客人。兩個唐朝官員,朝散大夫郭務悰,上柱國劉德高。劉仁愿派他們,代表天唐上國,東渡出使倭國。按照武康指示,修復中倭關系,警告倭國政府,不要插足遼東。
倭國的掌權人,明日香的父親,王太子中大兄,不放他們進京。借口非常搞笑,沒有大唐公文,不能確定身份。其實根本原因,是不想讓他們,刺探本國虛實。
大唐使團無奈,就住在對馬島,中大兄不敢攆,還派人送物質。可這樣拖下去,總歸不是辦法,所以去年年底,倭國作出決定。再次派遣唐使,送郭務悰回國,再與大唐建交。
大概今年年初,在渤海灣登陸,朝廷忙著封禪,沒有搭理他們。封禪結束之后,遼東戰事再起,一直拖到月前。李治有了空閑,詔令倭使入京,十天前入長安。
唐朝立國至今,此乃倭國派的,第五次遣唐使。大使是守大石,副使坂合部石積,就是客廳里面,領頭的那兩個。其后的倭國人,有八個留學生,十二個留學僧。
遣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