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秦翼明宣布獎勵以來,整個平里堡風氣一下子就被改變了,簡直變得尚武成風,家家戶戶的男丁們,當了兵丁的每日積極訓練,那些沒有當兵卒的也是每日訓練不停,不訓練他們平時閑著也是閑著,最后他們干脆也到校場跟兵丁們一起訓練起來,當然有的也是在自己家里,或者路上,或者農田里練習,簡直隨處都可以看到那些刻苦的人。若放在以前,當衛所兵,那整個家人都是反對的,他們能逃就逃,實在逃不掉的,只要一家出了一個人當兵,就算還有幾個兒子,他們寧愿在家里閑著,也不會讓他們去當大頭兵的,可是現在不一樣,不僅兒郎們自己想當兵,就是他們的父母姐妹們,也非常支持。
可是讓他們沒有想到的好事,還在后頭。
按照大明的軍屯制度,每戶軍屯一般都屯田有五十畝的良田,可是長久以來,這些軍戶們的良田很多都被那些達官顯貴或者商賈侵占了,有的軍戶甚至根本就沒有一畝良田,可是軍戶是世襲的,當了軍戶,以后子子孫孫都必須是軍戶,都是軍籍,而且還不能夠流動,不能從事其他產業,因此他們愈發的貧困,所以衛所制度敗壞,衛所士兵的戰斗力極其低下,兵源嚴重不足。
秦翼明想要改變德安千戶所的這種狀態,首先就要讓所有的軍戶們有足夠的良田養活自己,畢竟這些軍戶們是沒有朝廷發糧餉的,不僅如此,按照大明的制度,軍戶們每年還要向衛所繳納糧食,有時這些軍戶們碰到急需用錢的時候,就只能向富商或者高利貸們借錢,最終導致田畝不斷流失。
要解決軍戶們口糧的問題,就只有兩個方向,要么開墾荒地,要么把軍戶們的屯田給要回來。開墾荒地,一個是土地的肥力不足,而且水源也得不到保證,當然秦翼明也不放棄這個方法,這樣起碼可以開墾很多旱地出來,讓軍戶們當作菜地,種植其他的作物,至于拿回屯田,這個是只要的方向,也是最難的。
秦翼明想要拿回軍戶們的良田,這就會牽涉到各種利益關系,現在他自己手中就有一萬多畝,可以先分下去,后面的事情再慢慢解決。
不過這個想法卻沒有得到其他人的認同。
“少爺,你瘋啦,這一萬畝良田可是老爺好不容易,積攢了一輩子才積攢下來的啊!”大牛聽了秦翼明的想法,第一反應就是自己家少爺不正常,簡直是腦袋被門夾了,別的軍官都是往自己口袋里撈,可是秦翼明這是從自己口袋里往外面送。
小猴也不贊同秦翼明的做法,“少爺,如果沒有了這一萬畝良田,我們沒有收入,將來怎么培養自己的家丁啊?”小猴的思想畢竟要高一個檔次,大牛在旁邊使勁的點頭。
楊百戶在一旁一字未吐,但是內心里卻是翻江倒海,驚嚇非常。
如果說收買人心,其實現在秦翼明已經做到了,再這樣做就沒有必要了,可是既然秦翼明要這么做,畢竟有他的理由,就像那十兩銀子的獎勵,這個事情他事先沒有跟任何人商量,可是做出來的效果大家有目共睹,不僅僅是達到了收買人心的效果,而且還能在短時間內摸清平里堡的壯丁人數,整個平里堡的風氣也被改變,現在那些漢子們個個精神抖擻,判若兩人。
“秦少爺,你做的決定我不反對,但是我要提醒你,家丁是私產,可是這衛所兵卻不是,家丁你可以隨意擴充或者減少,可是這衛所兵卻不是你想怎么樣就怎么樣的,而且假如有那么一天職位有了變動,這一切可能都不是你的了,這也是為什么現在家丁盛行,衛所凋落的原因,你可考慮清楚了。”楊百戶在旁邊提醒著,雖然他非常贊賞秦翼明大公無私的精神,但是出于對秦翼明的愛護,他還是要提醒秦翼明。
“當兵吃糧,雖然我能在短時間內改變將士們的態度,但是從長遠來看,這個田畝,我必須要分下去,而且還要把那些流落在外的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