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翼明在孫世瑞處小住了幾日,準備著武舉考試,對于這武舉鄉試,秦翼明本來是很有心信的,可孫世瑞告訴了他一個不好的消息,左良玉昨日來到了武昌府,他也可能參與武昌府鄉試考核,作為考官之一,孫世瑞深知左良玉對秦翼明的痛恨,因此也擔心不已,秦翼明自己也是頗為擔心。
按照習慣,武舉的考試的第一個科目是答策,這個科目對于這些武人來說是最難的一個科目了。
鄉試的考生不多,約三十來人,這些人都是湖廣下面州府經過童試篩選后存留下來的,秦翼明走進了考場,在自己的桌下坐定,拿到手上的題目一看,居然是默寫六韜之《犬韜戰車》,看來這個大明的武將集團們越來越重視戰車的作用了。
大明的將士對戰與滿清八旗,野戰基本上毫無辦法作戰,八旗軍的機動性讓大明將士望塵莫及,這個時候很多人開始關注起戰車的作用,開始大搞戰車裝備了。
崇禎四年大凌河之戰,張春帶著四萬大明軍隊援助祖大壽,在距大凌河城十五里處時,與皇太極的精銳相遇。張春為了扼制騎兵,就動用了許多戰車,戰車上配有火器,雙方交戰開始,初期大明官兵大勝,八旗兵吃了大虧,韃子沖了幾次都未能成功,戰車陣緩緩向前推進。
但是這個時候的皇太極已經擁了威力無比的紅衣大炮,此時正橫于大道中間,恭候著明軍的到來。待明軍進入射程,四十門大炮先后發射,明軍車陣立刻就被打破了,皇太極抓住戰機,率軍沖了上去,明軍被殺得節節后退,兵敗如山倒,張春想扼制潰逃,可是毫無作用,最后連他自己也被卷進了敗退的大潮中?;侍珮O早已在明軍撤退的路上埋下了伏兵,潰逃的明軍們遇到伏兵,大都放棄抵抗選擇了投降。張春和他的三十余名將領被生擒,總兵吳襄和宋偉僅率數十人僥幸逃歸。四萬增援大軍就這樣土崩瓦解了,第四次的增援大軍幾乎是全軍覆沒。
設想如果沒有皇太極沒有先進的火炮,那戰場上的勝負當真難以預料,可是歷史就是歷史啊。
雖然這戰車可以有效克制韃子的鐵騎,但是卻不能勝了滿清的紅衣大炮,不過這絲毫不影響大明武人集團們對戰車的熱愛,就是此時的孫傳庭,也是在陜西大搞戰車陣法吧。
“你們只需默寫出《犬韜戰車》即可,不準交頭接耳,不準左顧右盼,如果你們當中有人是代考的,現在給我老實站出來,不然一經查實,你自己這輩子的功名必然全毀了,爾等要想清楚明白!”方孔炤、孫世瑞和左良玉就坐在上面,左良玉老早就發現了秦翼明,想起那一百多老兵,那一顆顆血淋淋的人頭,他眼內噴著怒火,心里暗罵道:哼,秦翼明,我定然不會讓你好過!
“孫大人,左大人,本官下去看看考生們的情況,二位稍坐片刻!”方孔炤道。
“大人,這恐怕不合適吧,這樣會不會影響考生??!”孫世瑞提醒道。
“孫大人勿需擔心,這是武考,沒那么多講究,而且不下去看看,如何揪出那些膽大妄為的替考之人,這些人當中,絕對就有這樣不怕死,拿自己仕途開玩笑的人!”方孔炤頗為自信,他知道這武舉考試,代考之風盛行,那些武夫們,自己讀不進去書就請槍手,對于他這樣的老學究老說,這是不可容忍的事情。
孫世瑞點了點頭,這方孔炤說的也很現實,這風氣不殺一殺,卻是難以體現公平,很難為大明甄選出真正的人才出來。
方孔炤這一動,立刻引起了所有考生的主意,很多人開始緊張了起來。
秦翼明倒是不關心方孔炤,他更加關心這左良玉,他知道左良玉定然會想方設法地刁難于他,于是想著怎么能夠先發制人!
方孔炤走到一個考生面前,左右觀察,看了看試卷上的字跡,臉色大變,道:“你是黃州府的武秀才?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