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戰爭的后遺癥啊,這么多的孤兒,都是戰爭造成的!”看著身邊幾個狼吞虎咽的孩子,秦翼明也是感慨良多,前世哪里能夠見到這些場面,那些食不果腹的孩子滿大街都是,實在太可憐了。
“說是去年的事情,其實也就幾個月前的事兒,這韃子膽大妄為,跑到咱們大明京畿重地,恣意搶掠,簡直欺人太甚,可惜泱泱中國,竟然無人可以抵擋,韃子鐵蹄進我中國如同進入自己家的菜地一般。”侯方域也是氣憤非常,惆悵得悶了一口酒,然后重重地落在桌上。把秦翼明身邊的幾個小孩嚇得不敢吃飯了,都驚恐地看著侯方域。
“你們繼續吃,吃飽了就可以離開了。這事兒都怪朝鮮棒子!要不是那些朝鮮棒子,崇禎九年的事情或許可以避免。”
“哦?朝鮮棒子?秦兄說的可是朝鮮王國?這跟朝鮮屬國有何干系?朝鮮屬國在我大明麾下,是我們抵御滿清鐵蹄的盟友啊。”劉裔充不太理解。
秦翼明不知道皮島之戰現在是不是已經開始了,但是秦翼明卻知道,這皮島丟失,跟朝鮮有莫大關系,朝鮮棒子現在已經是滿清的走狗了。崇禎九年,皇太極祭天地,舉行受尊號大典。他在滿清、蒙古王公和漢官的擁立下,即皇帝位,接受“寬溫仁圣皇帝”的尊號,改國號為清,年號崇德,崇禎九年也即崇德元年。
這標志著從努爾哈赤到皇太極兩代人的創業,使這個國家已經跨入了一個嶄新的階段,滿清舉國上下熱血沸騰、歡欣鼓舞。可是這個喜慶的日子,卻發生了一件讓皇太極非常掃興的事情!
這件事情非常簡單,就是皇太極在接受尊號的時候,率領滿洲、蒙古王公和漢官行拜天禮,朝鮮棒子的使臣羅得憲、李科只是傻傻地站在一旁觀禮,拒絕跪拜。
這件事情把皇太極惹毛了,雖然所有人都要求當場斬殺這兩位大義凌然、不屈強權的朝鮮棒子,可是出類拔萃的皇太極卻沒有殺他們,反而是放了他們。皇太極判斷朝鮮棒子的行動本身已經破壞了他們原有的“兄弟之盟”,殺兩個使臣不頂用,他要再來一次御駕親征,徹底把朝鮮打服帖,同時給朝鮮使臣傳話,“爾王若自知其非,送子弟以為質則已;不然,于某年某月某時興兵臨境,彼時雖悔可及乎?”
出兵本屬軍事機密,皇太極就是要明確告訴朝鮮,讓他們內亂。
可問題是,出類拔萃的皇太極把這簡單的事情看得太復雜,他認為朝鮮使臣敢如此傲慢囂張,是大明帝國起的作用,為了打朝鮮,他認為必須先征伐明帝國,不然自己的西邊可能會被大明帝國攻擊,所以才有了上次的京畿襲擾戰。
“朝鮮王國本來就是起牽制作用的一環,現在皇太極敢肆無忌憚地南下,必然是這牽制的一環已經不起作用,孫承宗大人當年設計的關寧錦防線可不僅僅是經略關寧錦,而且還包括蒙古和朝鮮,現在三失其二,這關寧錦還有什么大的意義?”秦翼明慢慢說道。
侯方域點了點頭,劉裔充只是聽著,可是眼神里卻有點異樣的目光,沒有別的原因,只是因為他是堅定的主戰派,秦翼明的言論明顯傾向于議和。
“秦大人認為我中國打不過建州韃子?”劉裔充眼神里帶著深深堅定,看著秦翼明,這個眼神不是很友善。
“當然不是,我大明地大物博,人口眾多,土地廣袤,就是一人一泡尿也能淹死那些滿清虜狗!”秦翼明侃侃說道。
“那秦大人為何還有議和之意?”
“攘外必先安內,內不寧,如何抵抗外辱!現在朝廷能有多少力量用來跟滿清鐵蹄作戰?強行跟韃子作戰,實在是給了張獻忠、李自成支流崛起的機會,這樣兩線作戰,以我大明朝現在的實力,機會渺茫,前途不可預計!內剛外柔,乃成功之道。”秦翼明苦口婆心地說著,作為后來人,他當然知道這樣下去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