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待其人回到嘉峪關后,大笑著向眾人問了一句:“他蒙古人做得、我們卻做不得?這是那般道理?”
和蒙古人比拼馬上功夫,真的是大寫的牛逼!
要知道人家可是打小生活在馬背之上,可以說一輩子都在和馬匹打交道!
可偏偏的,經過王陽明這么一鬧,本應在戰敗后迅速集結到一起的蒙古潰兵,愣是把戰線拉扯到了幅員千里!
趁機逃竄者不計其數不說,還給最北方的恒羅斯人創造了更佳的機會。
一時之間,蒙古境內烽煙四起,本是率軍前往恒羅斯平叛的托雷大軍,愣是在行至一半的時候,出現了一場嘩變,導致雙方在蒙古北方交戰時,戰局居然出現了僵持。
十萬蒙古平叛大軍,居然和一萬多恒羅斯人打成了僵持?
這特么簡直是個天大的笑話!
究竟是戰斗民族太過牛逼,還是蒙古人的仆從軍、終于對蒙古人的掌控失去了信心?
當然是后者!!!
從蒙古人二月與黑山守軍交戰開始,短短三個月的時間內,鐵木真手下的仆從軍除去戰死者外、逃逸近半!
這是一種什么概念?
要知道蒙古人本族,也不過是百來萬的人口,其中上馬能戰者不過三十萬左右,他鐵木真打天下用的就是那以人種劃分品階的各式仆從軍!
當仆從軍們開始敢于反抗鐵木真,那將帶來一種什么樣的結果?
諾大一個蒙古帝國,在極短的時間內,就達到了崩潰的邊緣!
“撤軍!!!”
眼見內部開始不穩,舊傷未愈的鐵木真望著眼前牢固的黑山防線,只能咬牙喊出‘撤軍’二字。
他知道,這可能是他此生距離吞下大宋最接近的一次。
等下一次蒙古人再次集結到一起時,面對的就不是王仲孚與王陽明這樣的組合,更可能是張三豐親自出手捏死他......
不甘。
憤慨!
可面對自身糜爛的境遇,鐵木真本身也是無力回天!
蒙古人退走了。
西夏境內,沸騰歡呼之聲不絕于耳。
以至于西夏的某位‘蕭太后’還親自出面,接待了正、負兩位王姓將軍、并對西夏與大宋結盟之事,表達了自己無限的尊崇。
對此事,王陽明幾次暗中上書朝廷,希望朝廷授權其趁機引兵吞并西夏。
可惜。
他的建議被拒絕了!
天賜良機,被喂了狗!
朝中的反對派,那真是實打實的‘老子一心只為安穩,開疆擴土管我鳥事’!
有著這樣的上司,哪怕王陽明再怎么有心殺賊,也是無力以一己之力吞掉西夏的地盤,面對西夏,其唯一爭取到的,就是把南宋的疆域推行至了黑山之下,且還在黑山防線處駐留了三萬守軍。
而這,也是世界合并前,南瞻部洲最后一次的國土變動。
是的。
世界合并要開始了。
打五月初五開始,南瞻部洲的各地就開始出現一系列的前兆變化。
遍布天下的群山開始了又一輪的自行拔高、大江大河之水則是開始新一輪的漲潮。
黃河泛濫!!!
長江擴張!!!
位于長江之側的洞庭湖處,更是開始向上古風貌所轉變!
云夢澤、紫蓋山、往海角、十萬大山。
一系列的地質變動,開始頻繁出現再宋朝的朝會議會上,因地質變換所引發的災難,更是成為了朝廷催促王陽明撤軍的主要理由。
天災時代來臨了。
而這其中,受災最為嚴重的,就是靠近云夢大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