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本名叫《演員日記》的計劃書,薄薄一本,干凈整潔的白色A4紙打印,似乎還沒有被人翻閱過,側邊沒有折疊的印記。
筷子攪拌著面條,陸澤的目光卻集中在計劃書上,翻開第一頁,項目名錄,直接略過,直接看大致的流程。
這并不是一個完全脫離了選秀節目性質的節目,但不像現在普遍的選秀節目,直接跨過海選階段,把固定的新秀直接放到臺前開拍。
相反,這個節目的選拔機制是很重要的一環,有些類似于二十年前的超女、快男,在全國進行選拔,在這件計劃書中,海選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因為這個節目的競爭是非常激烈的,共四位老師,每人只挑選四個學生,在全國,就這么十六個人。
當然,海選選手也是要有一定基本功底的,不會像超女那般弄些奇葩上來博眼球,賽區以地理位置劃分,華南、華北、東南、東北、西南、西北、中原地區等、并且不允許外籍人士報名,年齡上也有硬性規定,十八至二十五歲方可報名。
年齡上壓的很死,且選拔地點都在各大賽區中最好的藝術院校內,唯獨國內幾家大型影視城中有為數不多的選拔賽點,這……明眼人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不提也罷。
雖然年齡限制會使很多確實有能力但目前還沒有出頭的人又失去一個揚名的機會,但不可否認,除去未成年,確實是這個年齡段的人最為可塑,二十五都有些晚了,很多的自身習慣,就難以在改變過來了,況且這個年齡段,也是觀眾們最喜聞樂見的年紀,節目組也需要為投資方考慮。
目前初選的選拔已經開始了,并不需要節目組邀請的四位老師選擇,而是由當地的專業老師進行初篩,這時全國大概會留下五百到六百人,再由四個老師進行二次選擇。
以上就是有關于選拔階段的規劃,中規中矩,新意不大,直到陸澤看到后面才感興趣一些,如果按照這個計劃書的流程去拍,確實還挺有意思的。
這個節目是沒有淘汰機制的,屬于你被選上,就會被拍到節目完畢,但這不意味著就沒有辦法醞釀選手的危機感,相反,他們的危機感會比其他演員節目的選手更強烈。
這里就要考慮到老師的作用了,節目中的老師,并不像其他節目的老師那般,功能就是坐在臺上歡呼、傻樂或者撕逼,然后隨便在幕后給學生上上課交差了事,《演員日記》中的老師可謂是相當的不容易,因為他不僅要跟其他老師比成績,還得負責教學生,甚至……還要給學生當經紀人。
流程是老師先跟劇組交涉,為四個學生討要四個影視劇角色的試鏡名額,隨后再從完成初篩的五六百個參賽選手中挑選表演能力強,且適合這個角色的演員,經過一段時間的培養過后,再送到劇組里去試鏡,選中了就今天是個好日子,選不中就是回家的誘惑。
且一方老師先拿走了試鏡劇本,另一方的老師就必須放棄,尋找下一個劇組的試鏡名額,這就是為什么節目組要找資歷深厚的老師,而不是現在大火的演員,因為現在大火的演員,他的資源一定比不過資歷深厚的老演員。
雖然影視公司那邊節目組會事先打好招呼,但往往還是需要一位跟導演關系鐵的老師才能軟磨硬泡的要到一個好劇本中的好角色。
否則按照常理來想,一個好作品的重要角色,當然會選擇一個表演經驗豐富,或者人氣火爆的演員來飾演,怎么可能交給一個說不定都沒進過劇組的雛兒呢?
這是一場關于老師的戰爭,比的就是誰的人脈廣,誰的背景硬,搶的是好作品的角色,而不像如今節目中,一幫導師去搶人。
當然,厲害的選手也要搶,畢竟這也是劇情有趣的一部分,但相比如其他節目那種“我今年開三千八百場演唱會,你來我隊,我就帶你上”這種空頭支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