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軒見鄭無塵一臉懵,嘆了口氣道“原本剛才你說到睿王殿下讓你限期查明真相的事,我就想告訴你了。芊芊說,她那天純屬是被逼的急了,才將睿王殿下和鄭家拖出來,想借此扳回一局。但是,她知道要想查明這件事,應該并不容易,她給鄭家找了這么一個大麻煩,她心里很過意不去。所以她已經休書一封,托父親今日上朝的時候,尋機會轉交給睿王殿下,多謝睿王殿下和鄭三公子的幫忙,但是朧月琴的事,就不必查了。”
鄭無塵仍是懵了懵,然后就是歡喜:“真的?你家妹子真的修書給睿王殿下了嗎?那睿王殿下答應了嗎?”
“信是寫了,不過尚不知道今日父親上朝,不知道能不能碰上睿王殿下,將信交給睿王殿下。據說最近睿王殿下正在為年底接管西北二十萬大軍做準備,所以經常不上朝。”
“聽說雖然睿王殿下經常借口此事不上朝,但是陛下并沒有半分的怨言。反而是那些老臣,對此頗為不滿,不止一次上折子彈劾睿王殿下仗著陛下的信任,胡作非為目無法紀玩忽職守。曹國公借口睿王殿下行事不羈素來不遵守規矩,因此反對睿王殿下接管西北軍。為此,陛下和曹國公至今扔在僵持之中。只是曹家勢力龐大盤根錯節,陛下年幼登基卻一直受到曹家的掣肘。這一次,不知道雙方誰能笑到最后。但是不論最后最后的結果如何,陛下和曹國公之間的關系恐怕是再難有轉圜的機會了。”說話的正是那天在芙蓉園詩會上被墨芊芊出言訓誡了的國子監劉司業的兒子劉懷谷劉公子。
劉家雖然不算是什么貴族大家,但是劉司業原本是農民出身,當年金榜題名之后,一路從一個小小的主簿升到了國子監司業的位置,也是一位極有能力的人物。
劉司業同墨子謹是當年同一期中榜的人,雖然才華遠遠不如墨子謹那般受人矚目的,但是能夠成上萬名考生中脫穎而出,也是頗有些才華的。
劉司業素來對兒子的要求非常嚴格,自劉懷谷記事開始,便教劉懷谷習字認字了。劉司業對這個兒子的期望非常高,傾注了所有的心里來培養,因此劉懷谷在京城的公子哥里面,也算是頗有幾分盛名。
平日里,劉懷谷也沒少被周圍的人稱贊吹捧,因此頗有幾分恃才傲物的情結。誰知道那日被墨芊芊一語點破了詩中的玄機,還教訓他要人如其名,懂得虛懷若谷。
劉懷谷羞愧難當,回家之后將自己關在屋子里好幾日,才收拾好了情緒出門見人。但是那日之后,劉懷谷似乎是變了一個人一般,讀書更加刻苦,待人接物也更加謙虛謹慎了。
原本,劉懷谷也有官宦家公子的通病,容易自傲自大,因此劉司業曾經非常擔心,擔心兒子會走上歪路,因此不止一次說教劉懷谷,但都是收效甚微。
這一次劉懷谷突然的變化,令劉司業非常驚訝。劉司業對于兒子的這番突然的改變非常高興,卻不知道原因在哪里,只以為劉懷谷是突然想通透了,決定奮發圖強了。殊不知劉懷谷是被墨芊芊的一番話給刺激到了。
劉懷谷今日見到墨軒的時候,最初還頗有幾分的不自在,甚至對墨軒存了幾分莫名的敬畏。墨芊芊一個女子都有那般的見識和才華,她的這位兄長,定然也是不差的。
幾輪酒令下來,也證明了劉懷谷的想法是對的,墨軒的才華果然是他望塵莫及的。
雖然劉懷谷也認為自己在詩文方面是不差的,但是在墨軒面前,他便覺得自己實在是有些班門弄斧了。正如父親教訓他的那般,他還有很多的東西要學,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而他的前面,不知道有多少比他還出色的年輕人依舊在努力不停地奮斗向前。
又有人接茬道:“劉兄說的不錯。曹國公的野心,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當年陛下尚還是皇子的時候,他便聯合還是貴妃的曹太后,想要將曹太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