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產?不是說太后就是因為皇后無子所以不喜歡皇后的么?怎么又會那么狠心害得皇后流產?”
“當時太后只是如往常一般尋了個理由處罰皇后,但周貴妃素來不敬皇后。又因為鳳凰之命被太后喜愛。因此在太后宮里狐假虎威假傳太后懿旨罷了。”
“你不是說莫筱。”兮煌想了想才又說道“莫筱沒有去跟太后求求情么?”
云修君知道兮煌的意思,但此事乃是后宮之事。云修君并不曾親眼看見,因此也是不知道的“這就不知道了。只知道皇后差點沒命,好在陛下及時趕回了宮里,林蘊也及時趕到。否則。”
云修君搖了搖頭,對此事也不好說什么。
“所以,陛下對于太后是心有怨言的。這樣其實也好,只是魏王恐不好過。”
兮煌抿著嘴,頭枕在云修君身上,把云修君當成抱枕一樣抱著。
“嗯。”云修君抱著兮煌,也只是平靜地點了點頭。
“會有法子的。”此時的云修君的心情就像宓翊那時問自己關于兮煌的事情時一樣。不知是騙兮煌還是騙他自己。
若是當真如他們所分析的這樣,那么陛下和惠王的身世恐怕是真的有問題。
這些年云修君只是覺得先帝是個理智清明不會為愛情沖昏頭腦的君王,當時的文帝陛下為了文惠皇后簡直是想直接廢除后宮。可朝中局勢并不允許他這么做,再者文惠皇后雖然和文帝相愛。可性子良善,不喜宮中的勾心斗角。
因此文惠皇后的身子在生了惠王后就大不如前,又因為文帝將惠王記在德妃名下而與帝心生嫌隙。即便文帝陛下為了文惠皇后又將惠王送回文惠皇后身邊關系也沒有多少改善。
文帝陛下當時對幾位皇子皇女都不太熱絡,除了惠王。可是就在所有人都以為皇位非惠王莫屬時,被加封為太子的偏偏是當今陛下。
云修君至今都記得當時所有人的驚訝和不可置信,但唯獨季相和一直伺候文帝的楊德一點訝異都沒有。若是以前,云修君能當此事只是文帝和程老太師商議過后覺得當今陛下更適合繼任儲君之位。但現在看來,恐怕此事還另有內情。
當時諸王尚在京中,太子未定。晉王求娶程妃后半年,文帝就求娶了當時定國公嫡長女。程老太師雖然是晉王的老丈人,對晉王卻頗有微詞。反倒是對當時的文帝陛下贊賞有加。
晉王庶長子出生后不久,先皇后和當時的淑妃也就是現在的太后也在同一天內生下了皇子。也就是那時傳出了文惠皇后的事,想來當時的先帝為了平息這件事費了不少心力,不然不會將文惠皇后的嫡子送給其他妃子撫養。
而后的幾年中,晉王母妃病逝。武帝因傷病的緣故身體也大不如前。
程王妃誕下郡主,又在冬日落水身亡,聽說當時的程王妃是一尸兩命。即便有傳言說是晉王側妃所為。因著晉王的緣故,京中也無人敢說什么。
唯獨程老太師恨極晉王,在武帝面前極力保舉文帝陛下。這樣才使武帝下定決心選立了文帝陛下。
文帝登基后,才因心疼文惠皇后將惠王又記到了文惠皇后名下。可這種事就像刺一樣扎在先帝心里,雖然先帝當著文惠皇后的面不好說什么,可對于惠王也確實不能說毫無芥蒂。但還是要比其他皇子更親近些。
但選立太子之時,先帝卻是警告了定國公府,并選了當今陛下為東宮儲君。所以才有傳言出來,說惠王確實不是先帝的骨血。
但是這樣的消息一向被瞞得很嚴,若非惠王主動傳播出去。恐民間也沒有多少人知道。
更何況,這種事其實是說不清楚的。
只有先帝遺詔,命惠王永駐京城是真的。
所以,惠王的身世有沒有問題不清楚,先帝對陛下的態度很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