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離皇朝的政治架構以皇家姬氏為中心,皇家周圍則有如眾星拱月般的十二諸侯。這些諸侯中有的是跟皇家血脈相近的姻親,有的是開朝時立下赫赫功勛的良將賢臣,有的甚至本身便是一方國主而選擇歸附商離。
十二諸侯雖共同效忠皇家姬氏,但在自家領邦內諸侯們卻是一方國主。在商離律法中,領邦內定居的民眾皆被視為接受諸侯治理的“領民”。
以黎陽鄔氏為例,光是其領都黎陽城的常住人口就超過二十萬人,而把視野擴展到領邦全域的話,這數字還得翻上若干倍才行。而且在其余諸侯領中,論人口規模超過黎陽領的諸侯也絕對不止一家。
十二諸侯家雖是各具家世淵源的豪門世族,但再怎么說也沒法單靠自己來治理廣袤領邦,因而從領民中挑選相對優秀的人材、并委以重任是最常見的做法。這些向諸侯家宣誓效忠并在領府機構中擔任職務的領民,身份上便是諸侯“家臣”。
治理疆土需要眾多人材,這些掌握著農牧兵商等諸般專業技能的家臣及其親眷,在數百年的傳承演化中逐漸形成了被稱“士族”的特定階層。士族往下被視為領民中出類拔萃的精英,往上則被視為形同諸侯手腳的臣子。
黎陽領府及其麾下諸司的要職,皆由士族擔任。士族無論身份待遇都遙遙超過領民,但比較起來,商離律法規定領民有在皇朝國土上自由遷移的權利,而士族若隨意更換效忠的主君,那就很難被認為是值得贊許的事情。
正因為士族身份受到種種限制,因而也存在著極少數僅以領民身份在領府機構中任職的人物。這些人物多有著足以自傲的本領,以“客卿”之身而為領府所倚重。但客卿并非諸侯家臣,隨時都有可能離去這點讓人很難放心委以重任。
聽得谷辰以客卿身份就任少監司,李儒也就理解了為何掌府要他暫時按兵別動。但理解也僅限于客卿的立場,為何對新人如此優待這點,李儒卻還是難以接受。
“請恕我直言。哪怕再怎么年青有為,那人充其量也只是準造而已,真的有讓掌府您如此屈尊的價值嗎?”李儒拱手向主君提出諫言。“以準造位當少監司已是破格的待遇,再加上竟還只是客卿之身?這樣的荒唐事要是傳出去,不光家臣們會動搖,就連天下人也會笑我黎陽無人的!”
“要笑就讓他們笑好了,只要能派上用場就行?!?
“什么?”
“比起別的坊師來,那家伙可是相當能派上用場哦?論實績論潛力,就是有讓人做到這種程度的價值。”如此斷言著的鄔言,無視副手的錯愕神情,若有所思地把玩著手中煙桿,片刻后像決定什么般的抬起頭來。
“也罷,那東西大概不用多久就會投入實戰,你早點知道也沒關系。”
說著鄔言站起來,目光掠過旁邊茫然的文士,望向常夏官的一角。
“走吧,我們去‘牧園’轉轉。”
……………………
黎陽城在結構上分為內城跟外城。
黎陽人為防備荒災侵蝕而在外城筑起了厚重城墻,而作為外城淪陷時臣民避難的最后保險,內城亦設置了絲毫不遜色于前者的防衛設施及相應資源。內城面積只有外城的兩成,而相比起面積來其住民卻要少得更多,因而空出來的地方都被設置了相應的城防機能。
被鄔真稱為“牧園”的,是位于內城東北角的一塊牧地。
牧地呈四方形,中間是柔軟草皮,而邊緣種植著一排排南蠻密林特有的硬殼灌木。這些灌木通常能長到三四米高,在夏秋兩季會結出雞蛋大小的褐色堅果。這些堅果的硬殼堅固到用榔頭砸都很難弄開,不過卻是錘頭鳥的最愛。牧園也因此成為內城馴養錘頭鳥的絕佳場所。
除了馴養錘頭鳥外,因牧園四周都被茂密灌木所阻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