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網劇大多都是以段子劇的形式存在的,主要賣點就是腦洞和大尺度。比如說《萬萬沒想到》系列、《絲男士》系列,就是其中比較具有代表性的作品。
因此在相當長時間里,網劇雖然深受不少年輕人喜愛,但也帶著諸如“廉價”、“低俗”等等的標簽。
直到1年,《靈魂擺渡》和《暗黑者》兩部劇橫空出世,一個首次光明正大的在現代都市劇中出現了鬼魂,一個首次光明正大的在探案劇里出現了“暗黑騎士”。在“獵奇”的表面之下,蘊含著的是對社會、人性、制度的沉重思考。
甚至,還出現了“電視劇都是給那些小屁孩看的,網劇才是給我們年輕人看的”這一類流傳度和認同度都頗為廣遠的話。
自此,網劇的逼格開始逐漸上升。
直到今年,網劇市場先是出了一部頗具“美劇范”的《心理罪》,因為質量上佳、題材新穎,小火了一把;緊接著,由兩大高人氣小鮮肉出演,被稱作是“國內兩大最強i”之一的《盜墓筆記》,更是直接引爆了觀眾的熱情。
上線四集,總播放量破七億,每集平均175億。而且話題度和熱度也極高,網絡方面的人氣甚至一度碾壓此前已經霸榜一個多月的年度爆款——《花千骨》。
不過伴隨著超高的熱度一起的,是每況愈下的口碑和觀眾直線上升的吐槽。
“護寶筆記”、上交給國家、毛絨“尸蟞”……各種吐槽輪番登上微博熱搜;而豆瓣42的評分,近半人數的“一星評價”,超過一萬五千條的負面評論,則無疑宣泄著觀眾們的不滿。
但是大家罵歸罵,好不容易看到自己的少年回憶被搬上了熒屏,哪怕處于情懷,也只能一邊罵一邊看——至少得堅持到“阿寧”下線吧。
講道理,唐糖雖然演技一般,但演高冷御姐的角色起碼大家還容易接受一些。
而且,這段時間除了《盜墓筆記》,也確實沒什么可看的網劇了。
而就在這種局面下,《無心法師》悄無聲息地上線了。
說悄無聲息其實也不對,畢竟是漢唐影視的作品,關注度還是有的;但是看看陣容,不說胡戈、劉詩師,就連娜扎、蔣勁傅這幾個稍有知名度一些的都沒出現,反而是由一批新人擔當主演,不禁讓人驚訝不已。
不過想想也是,那幾位混的最差的,起碼也是個電視劇男二男三的水準,怎么可能“放下身段”來演一部網劇呢。
觀眾怎么想那是觀眾的問題,至少在影視行業內部,電影aaa電視劇aaa網劇還是默認的演員咖位評價體系。
而且,漢唐也不是第一次作品部主演啟用新人了。比如《仙劍奇俠傳》和……
e……
比如《仙劍奇俠傳》,嗯!
所以抱著這種想法,不少觀眾在看完了這周剛剛更新過的《盜墓筆記》,感覺智商又被侮辱了一番以后,咬著牙又點開了《無心法師》。
你要是好看也就算了,你要是敢繼續侮辱我們的智商,我們絕對會把你拿去喂那個“毛絨玩具”版的尸蟞!
“在我的懷里
在你的眼里
那里春風沉醉
那里綠草如茵
……”
“嗯?”
n,看到片頭畫面的觀眾先是訝異,而后是驚嘆。
“這畫面,這質感,這配色……都不用看劇情,我都感受到了那種民國范!”
“別的不說,就這畫面,就比隔壁《盜墓筆記》好了一萬個《花千骨》。”
“不愧是漢唐影視,正規軍就是不一樣。”
“……”
自從于媽把“阿寶色”發揚光大了以后,國內的電視劇基本就不換別的調色了。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