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對于《非自然死亡》被下架這件事,白沐早有心理準備,畢竟這種事情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從14年《暗黑者》《心理罪》以及《靈魂擺渡》三部高品質網劇橫空出世開始,網劇這種新的影視模式,就逐漸開始進入大眾視野。
緊接著之后的兩年,隨著各大視頻平臺的資本注入,網劇開始了爆發式的發展。
最簡單的例子
1年,年才不過十一部網劇,其中還有大半都是像《絲男士》《萬萬沒想到》這樣的迷你劇。
而到了16年,僅上半年播出的網劇總數,就超過了70部。這其中,不乏諸如《最好的我們》《鬼怪》這種堪比傳統電視劇的精品網劇。
然而隨著網劇市場的火爆,隨之而來的除了蜂擁而至的資本,還有愈加嚴苛的審查。
從年初開始,整個網劇市場開始了一波大面積的下架風潮。
“元老級”的《暗黑者》《心理罪》《靈魂擺渡》,部下架;去年爆火的《余罪》,第一季的部劇集從網站上消失;風靡一時的《上癮》《太子妃升職記》,還沒播完,就被要求下架整改……
曾今,有網友開玩笑說“網劇是國產影視劇在嚴苛審核下的希望之光”。
但隨著越來越多審核條例的完善,網劇也逐漸失去了最初那種“完自由”的氛圍。
客觀來看,這其實是個好事,畢竟“沒有限制的自由,并非真正的自由”。
但是,僅就國內這么多年的政策實施情況來看,在初期階段,永遠都逃不過“矯枉過正”這四個字。
而隨之帶來的問題,就是這些原本不錯的政策,開始成為一些行業內人員,鏟除“絆腳石”的武器。
比如說有甲乙兩部網劇,甲先開播,而且成績不錯,熱度很高。
這個時候,晚一步播出的乙如果想“殺出重圍”,要么靠更勝一籌的質量,要么靠更勝一籌的宣傳。
這兩個條件,前者在如今的市場條件下是“可遇不可求”,后者則會大幅度增加成本。
這時候怎么辦?
簡單,舉報!
反正只要一舉報,不管你有沒有問題,都先下架檢查一遍再說。
要是有問題,那剛好,要么整改,要么被封;要是沒問題,那也沒關系,老祖宗早就教過我們——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嘛。
等你檢查通過,或者整改好重新上架,那邊的乙都快播完了。就算這個時候你也用同樣的方法報復回去,人家該賺的早就賺的差不多了,隨你去唄。
這次《非自然死亡》的下架,就很有可能是因為如此。
畢竟暑期檔也算是“兵家必爭之地”,僅這個月內,幾家視頻平臺已公布的暑期待播劇,就超過了20部。
如今《非自然死亡》熱度正盛,一首主題曲還火出了圈,不少觀眾甚至喊出了“年度第一神劇”的口號,把同期所有劇的光芒都壓在了身下。
如此一來,那些那待播劇,或者新播劇的出品方里,備不住就有那么一兩個眼紅的。
當然了,這也只是猜測,也可能就單純的是因為熱度太高,題材和劇情又碰了敏感線,因此遭了“天譴”也說不定。
畢竟,騰訊視頻那邊給出的下架理由,是“作品導向不正確”。
“騰訊視頻那邊說,目前正在和審查部門詢問,看之后要怎樣整改。”
手機里,陳笑傳出來道“這劇目前已經播出了十五集,差不多只剩了結尾。聽他們那邊的意思,如果想播完,最后的劇情肯定要重新剪輯修改。”
電話這邊,白沐聞言咧了咧嘴角。結尾劇情重新剪輯修改,這恐怕得把徐昂這個導演給難受死。
事實上,相比于原著,劇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