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個。
就這一千名武祖,實力就已經遠在五國十二宮的總和之上,遠勝百萬大軍。若是李太初有造反之心,帶著這一千名武祖,哪座城池拿不下來?
太易和太初早有打算,這些人到了三重武祖后,分駐十二宮、三十六派、一百零八門、及各大頂尖門派。就連五國的皇城都派駐三重武祖監視動靜。其余七百多三重武祖都留守欣蘭門,分成七百二十個堂口,每個三重武祖掌管一個堂口,這等聲勢實力,就是縱觀萬年來,絕對是江湖第一大門派,就算五大國都開始懼怕欣蘭門實力,蠢蠢欲動。
周國國主得到消息,乖乖的歸順欣蘭門,年年進貢,歲歲朝拜。哪里有半點不恭敬。李太易倒是不惹他,一心搭理幫派和生意,哪有時間顧及一個小小的周國。有周國國主為自己管理百姓,倒是省了自己不少事。周國國主干脆把首都搬到了欣蘭城。這樣反而安全,就算不在欣蘭城,若是欣蘭門想滅周國,那也就是舉手之勞。他知道李太易的短板,周國把欣蘭城搭理的井井有條,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百姓安居樂業。百姓富足了,周國自然稅收也就多了,逐漸富足的周國也開始招兵買馬,大有擴充版圖的想法。有欣蘭門這個后盾,周國還怕誰?就是木國的使臣來到周國,周國的國主都不接見,直接找個小官吏就給打發了。若是以前,周國的國主能從大殿爬到宮門去迎接木國使臣。李太易雖然支持周國做什么,可也不阻攔周國做什么。可在這種默許下,外人哪里明白其中道理,沒有人敢惹周國。周國現在的大殿雖然只在欣蘭門外城的一腳,這還是花了傾國的財力從李太易手里買下的房產。可在別人眼里,周國就是附屬欣蘭門的,受到欣蘭門庇佑。周國國主城府還是蠻深的,他一直覺得這錢花的太值了。
太易很善于經營,不但門派打理的風生水起,生意也遍布五洲。她命令外駐的武祖,兼顧各地生意,車馬、布匹、糧油、兵器等無不涉獵。古跡武祖留下的煉器心得讓欣蘭門成為了五洲第一大寶器供應商;尤其神行車生意,幾乎成了五洲的支柱,被應用于運送貨物和戰車;神機門的機關制造技術成了第一大經濟來源,太易把機關賣給五大國和各小國的軍隊,幾乎壟斷了五洲的軍火生意。
正所謂樹大招風,五大國見欣蘭門如此的發展聲勢,都坐不住了。派出去聯絡十二宮和各大門派的人都沒能回來。五大國對欣蘭門又怕又恨,欣蘭門對五大國的威脅是多方面的,包括人力,軍事,經濟等,成了五大國無法根除而且都必須依賴的支柱。這也為欣蘭門的未來埋下了深深的禍根,五大國都開始預謀如何剿滅欣蘭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