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輛比較亮眼普通的車子在人民廣場地區東側緩緩停下,正坐在車上的市長看了眼手表,轉而抬頭問向開車的司機道:“上-海大廈酒店到了嗎?”
前排的司機還未搭話,身邊的秘書便搶著道:“市長快到了,等司機把車倒好方便你下去?!?
開車司機也道:“市長,等我把車往前再開幾下,就可以下去?!?
何市長搖頭直接道;“不用了,就在附近停車吧,我直接跑過去,香港的投資同胞都在大廳等我。不能多拖幾分鐘,怠慢了對方?!?
這一段路有些堵塞,已經耽擱了不少時間。
何市長金口一開,秘書只有聽命的分,那還敢多頂撞,屁顛屁顛的跟在后面。
“不好意思,讓各位香港同胞久等了!”何市長雖喘著大氣,但面色不變,一臉坦然的笑著走酒店會議大廳。
大廳內的人見主角來了,心里長舒了一口氣。不過眾人心底多少認為是對方晾了自己那么久讓這伙生意人縮頭做人。
但是在后面悄悄詢問何市長秘書關于晚來的事情的時候,眾人才知道具體緣由。
何市長匆匆接過秘書遞過的白開水,喝了半口就往講臺過來,接著話筒看向眾人道:“剛剛給書記匯報了工作,有關投資的事情我們馬上可以開始,大家現在可以慢慢入座?!?
聽了解釋,一干人緩緩入座,許子明和邱得根這個熟人自然坐在一起,至于之前的張局長是官員,他當然和官員坐在一起。
見眾人一一入座,何市長這才開始進入正題,熱情道:“各位同胞,自改革開放以來,祖國改革事業蒸蒸日上,來內地投資建廠的同胞也越來越多,讓人甚為欣慰。今天把大家聚在一堂是有事情想和大家商量一下這一次的投資?!?
何市長見眾人眼神中透露出不少熱血激昂,開門見山道:“市政府準備打算開發浦東,大家怎么看?”
大家怎么看?在坐的眾人以為自己聽錯了,紛紛開始小聲議論,八十年代的上-海,一直都喜歡流傳這樣一句話,“寧要浦西一張床,不要浦東一間房”。
這是什么意思呢?
浦西和浦東,都是一個地理概念,它們以黃浦江為界。從地圖上我們可以看出,黃浦江從南至北,經過吳淞口匯入長江,東流入海,從而將上-海分成兩部分。黃浦江以西,被稱為“浦西”;黃浦江以東,被稱為“浦東”。
“寧要浦西一張床,不要浦東一間房”這句俗語透露的意思就是,當時的浦西發展得比浦東好。那時候,浦西已經是高樓林立,燈火稠密,浦東卻還是一片荒蕪的景象,在老上-海人眼里就跟鄉下農村一樣。浦東人也成了老上-海嘴里的“外地人”。
相比之下,與黃浦江只有一江之隔的浦東,卻沒有什么發展,看上去和農村沒有什么差別,到處還是低矮的房子和阡陌農田。
一伙人議論聲嘈嘈雜雜,爭議不斷,絕大多數人看重的是浦西地區的發展,至于浦東地區不在眾人的投資范圍內。
何市長眼神中有些失望,解釋道:“大家的擔憂,我們清楚,大家害怕投資浦東建設,不如浦西建設的更有時效性,今天和大家提出來,我們也有試驗的意思,至于發展浦東地區,大家持什么態度,我們尊重大家意見?!?
許子明歪頭想了一會,把腦海中有關浦東地區的記憶過濾一遍。
在許子明后世查閱的資料中,由于黃浦江將兩岸交通阻隔,浦東長期只能依靠擺渡船與浦西往來,發展非常緩慢。
到上世紀80年代時,浦西已經成為上-海以及大陸地區的經濟、文化中心。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老上-海人口中流傳著一句話:“寧要浦西一張床,不要浦東一間房。”
但是日后,一棟棟高樓拔地而起:東方明珠、上-海國際大廈、上-海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