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通過石橋的甬道并不長,也根本沒有其他的岔路,只不過百步的功夫,秦燁三人便隨著老張來到了一處敞開的石門前。
此段甬道,又與之前那盡顯壓抑的一米七甬道不同,這邊的甬道,似乎在修建之時,特意加高了許多,故而此刻出現在眾人面前的石門,可謂高大異常。
三米之上的高度,四米左右的寬,也就是說,每扇門,差不多有兩米,門上有石刻文字,左為陽刻,右為陰刻。
石刻文字不多,兩邊加起來,估計也就一百字不到,然而其文卻是方方正正,每一個字,猶如一幅縮略圖一般,讓人一眼難忘。
老劉是個粗人,別說這門上的文字是古代文字,就算是現代的簡體字,他都只認得一二三四,過四的,他就只剩下猜了。
至于老三,雖然念過幾年書,但對于這種數百年前的文字,他或許能認出一些偏旁部,但要他完整地解讀,那就太強人所難了。
于是,他們在看到其上的文字后,都是不約而同地看向秦燁,也就是他們的師父,胡志方。
沒錯,胡志方除了身手了得之外,對于古代文字,同樣有著不淺的造詣,至于緣由,具坊間傳言,那是因為胡志方在進入盜墓一行前,曾經也算是個文化人,而且還是家境極為殷實的那種,在家道中落之前,他便已經開始玩古物了,這也是他入行之后,眼力勁的由來之一。
至于為何他會從一個富家子弟,淪落成如今一個下九流的慣盜,且是那種極為沒有原則的盜墓賊,這里就不細說了,總之即跟現實有關,也跟個人原因有關,但主要的,還是那個時代背景下的一些故事,或者說,是一場事故。
此時此刻,若是胡志方還有意識,估計看到這些文字,也不難辨認得出,其應該是一種由大篆演化而出的一種少數民族或是世家豪族使用的內部文字。這種文字的特點就是不常見,一般用來記敘一些隱秘的事件,或是家族內部的秘密,以供后人知曉,或警告本族的后人一些注意事項,要么就是留下一些可以讓家族落寞后,能重新東山再起的方法。
總之,這種文字,雖然不常見,但確實有其存在的價值,無非也就是用來庇佑自己的后人的,畢竟都已經到了要倔祖宗墳的地步,估計也真是家族快要徹底消亡的地步了。
至于若非本族人進來,他們自然是看不懂這些文字的,那也就沒啥可說的了。
胡志方能不能解密這樣的文字,他不說,所有人都不會知道,但秦燁是肯定認不出這類文字的,所以他只是掃了一眼后,便不再去關心,而是看向了停在門前的老張。
“前面就是寢殿了,你們可要千萬小心一些。”
老張看著跟上來的三人,好心地提醒道。
“老劉,你有沒有覺得?”
因為離得比較近的關系,并且,也似乎是因為有點在提防的原因,老三低聲地跟老劉交換了一個眼神。
“是啊,這一路過來,實在是太過順利了,往時我們進入墓中,哪次不是提心吊膽,一路更是宛如過五關斬六將,什么陷進毒瘴數不勝數,才能來到寢殿,可如今,這也太順利了吧。”
老劉與老三亦是同樣的想法,畢竟對于盜墓而言,他們兩人,比起秦燁可是要有經驗得多了,就目前的狀況而言,那絕對不屬于常態,而是非常現象了,這不由得他們不提高警惕。
兩人的聲音雖然很小,但在這墓中,如此安靜的情況下,再小的聲音,只要用心去聽,就根本不會被有心人忽略,而秦燁,作為覺醒了魂力的家伙,他的聽力也不由地要比起之前來,要更上了一個臺階,哪怕兩人說話聲音極小,且很快,但他卻一字未落地聽到了耳中,他的心中,不由地也微微一緊,目光不由地瞥了老張一眼,而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