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出了一些跡象,所以并沒有做出那個決定?
如果當時對方聯合城防,欲將自己捉拿的話,自己是反抗,還是束手就擒?如果當時反抗,就會引起整座林岳鎮的注意,屆時自己再想行動,就會受到極大的阻礙,而如果束手就擒,更是另一種妨礙,自己只會在監牢之中,浪費光陰。
秦燁其實猜對了一半,那入城的門道,可不僅僅是賺一兩銀錢那么簡單,畢竟相比起還要分潤出去一小半的銀兩,還不如直接殺豬來得快且多!
要知道,那茶水鋪掌柜,并不僅僅是第一次做這事,相比起平穩地賺錢,他其實更多是與城衛狼狽為奸,將這些入城的直接告發,不僅賺取了傭金,還會獲得一筆分潤,而那筆分潤,就來自那些被抓之人,在牢中被榨出多少了。
當然了,茶水鋪掌柜每次干完這事,就會消失一段時間,其實就是躲進了林岳鎮里,等風聲過后,或是那人徹底死在牢內,亦或者被押解別處后,才會出現重新做生意,反而這類事,時間往往不長,能坑一個是一個。
不過所謂常在河邊走,哪有不濕鞋,茶水鋪掌柜也不是沒有栽過,其中最為兇險一次,就是那江湖武夫,竟然是位不常見到的小宗師,一個人便挑翻了十數位城衛,并且對掌柜懷恨在心,當場就想擊斃對方,若非掌柜趕緊抬出另一個隱秘身份,他估計那時就真的死了。
故而,他后來才會愈發的小心,除了那些千真萬確的肥豬之外,若來者很可能是那深藏不露的過江龍,他也不會輕易招惹,反而會以極為公道的價格,幫助對方,也算是積攢下一些香火情了。
所以,他才能長久以往地在城門外,那茶水鋪中,做這損人利己的勾當。
秦燁本身不會內力,這確實是千真萬確的,那掌柜原本打算也是想將對方狠狠宰一頓,算是開葷,一路上也是聊些有的沒的,甚至用上了一些黑話想要套套秦燁的底細,而秦燁自然是毫無察覺,這就更堅定了對方想要殺豬的心。
只不過,當臨近城門時,掌柜又多留了一個心眼,沒急于揭穿秦燁,反而是不動聲色地觀察對方的種種反應,直到確定對方哪怕在干這種事,依舊毫無膽怯之時,他才懸崖勒馬,畢竟普通人在做這種事時,哪怕是個老手慣犯,也會不自覺地緊張,而不是像秦燁這般,真正地仿佛沒事人一樣,眼中只有好奇,也無畏懼。
這種人,哪怕真是個雛兒,那也絕對是有身份,有底氣的,而無論是哪一個,對掌柜來說,都不是自己所能承擔得起的后果,所以他才最終選擇了忍耐,甚至送出了比較大塊一點的碎銀。
那意思,很明顯,就是在說這人對自己很重要,城衛官就不要多動心思了。
那記錄官自然也是心竅極為機敏之人,便也沒有畫蛇添足,一切就當做正常處理,故而就有了一場讓秦燁心中微動,卻并沒有真正出事的城門之行。
秦燁通篇想了幾回,旋即才緩緩地吐出一口濁氣,這種經驗,確實不多,對他而言,雖然無法提升實力,卻也是極有益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