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怕是學院之中,這些本該是九圣學生的弟子們,亦是如此。
關于九圣的情報,自然不可能完全被收錄在此,其中絕大多數也是一些片面的描述,例如關于九圣之中被稱為正圣與亞圣的兩位,便是九圣之中,實力最強之人,而至于兩位到底誰更強些,并無定數,只是相比起其他七圣,似乎都要高出一線,單對單,能穩壓一頭。
而圣山,也就是那條有著通往‘啟世之門’山巔之路的高山,這里的隱秘記載大多是對于誰誰誰,在哪天前往了圣山,然后是成功,還是失敗,成功后,圣山出現了何種異像等等。
通過這里,秦燁倒是發現了一個奇異之處,那就是通向圣山之頂的那條山路,似乎并不是一成不變的。
其中有過一些極少的筆墨記載,就有提到某兩人登山之路,所透露出來的大相徑庭之處。
例如在煉金學院,某位大限將至的煉金師前往圣山,打算放手一搏,他在登山之時,被人遠觀形容,便是‘步后,身形漸隱,若入石,身半其中,令人咂舌’。
而另一位,則是某九年生的天才,在通過九年考核之后,實力已經超過了當時的院長,成了半步賢者的存在。于是乎他便直接朝著圣山而去,渾身散發出令人無法直視的凌厲之意。
‘入山后如利劍出鞘,光芒奪目,臺階觸溶……行過半,道崩阻……’
從這里看去,應該是此人在登山過程中,遇到了一些常人無法理解的事,故而散發出了自身的全部實力,來與之相抗,甚至造成了‘臺階觸溶’的現象,而后更是打得道路都崩塌,阻隔了起來。
當然了,最后這位倒是成功登頂了,并且直接一步入圣,成了當時圣賢之一,而另一個嘛,那大限將至的,就真的是一去不復返了。
故而秦燁對于那塞班所言之書信,通過這類對比,倒是有了一個更深的體會,其上所說,估計并不全假。
至于到底有多少真,就還是要打個問號了,畢竟哪怕縱覽九座學院的密室之書,秦燁依舊對這封信感到一種格格不入的感覺,就好像它的出現,并不是一個巧合,而是某種必然。
說過了圣山,再說成圣。
這一點倒是有些像是繞不過的坎一般,幾乎九座學院的密室之中,都有對于這成圣之事的記載,并且還有一些各自的心得。當然了,這回就不是以信件的形式了,而是明確的記載,只是與那塞班所寫的信件不同的事,這些大多都是一些經驗之談,細數過往成功之人是如何做的,生平如何,最終成就如何等,而不是如那塞班所說,提及了什么靈魂合和一事,以及勸那伊莎離開。
“難道真有什么隱秘?”
秦燁在又領到了十二枚銅幣之后,正往住處行去,然而正在此時,鏡魂突然在他心中提醒道。
‘小心,你被人跟蹤了。’
秦燁頓時心中一緊,旋即不由地輕嘆了一聲。
‘果然還是被發現了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