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清輝中將接著繼續介紹道“恒星系內的固定防御設施和防御體系,是以將來我們所選擇定居的行星為中心,向外擴散建設的。”
“會在恒星系內的其他一些行星或者它們的衛星上,以及恒星系空間內的一些重要位置上,建設不下30處的固定和半固定式軍事據點和要塞,在其中裝備雷達和武器系統。并且向恒星系內投放至少13600多顆的小型攻擊衛星,以保衛恒星系內定居點的安。”
此時會議室的屏幕上,也顯示出了一張立體模型圖。上面以太陽系為例,向眾人展示了陳清輝中將等人設計的恒星系內防御體系。
陳清輝中將也接著繼續介紹道“首先是在恒星系最外圍的行星這里。我們會選一個合適的地方,或者是在行星上,或者是它的其中一顆衛星上,建一個雷達站。”
“然后在這個行星軌道的對面這邊,也就是這顆行星,相對于恒星的另外一側這邊軌道上,也布置一個雷達站。”
“我們將會對這兩個雷達站進行偽裝。把他們設置在行星、衛星或者一顆大型的隕石內,使它們不易被發現。”
“而它們,將坐鎮恒星系最外側行星軌道的兩端。主要的工作,就是負責監視恒星系的外層空間。”
“其上面,將會各裝備兩門100單位的1級能量主炮和兩門5單位的1級能量副炮。必要的時候,可以向入侵者發起攻擊。比如,在敵人的飛船剛剛跳出超空間蟲洞的時候,或者敵人的飛船在進行曲率航行的時候。可以出其不意,但主要的作用還是騷擾和示警。”
“上面的設備,部為自動化和遙控控制。無需人員值守,只要定居點這邊定期派人過去對設備進行保養和檢修就可以了。”
“然后……”陳清輝中將繼續向內進行介紹道“在恒星系的中間位置這里。我們會在這里的整條軌道上,均勻的布置大約13600多顆的小型攻擊衛星。上面各裝備有一門001單位的小型能量炮。”
“它們的主要作用,是在我們的恒星系外層雷達站沒有起到攔截作用的時候,攻擊那些正在以曲率航行的方式,向我們定居點快速靠近的敵方飛船。迫使它們退出曲率航行模式,為我們的定居點爭取更多時間。”
“然后同樣是在恒星系的中部位置這里……”陳清輝中將又繼續介紹道“我們還會在一些相對比較隱蔽的位置,比如在隕石帶里或者行星的某個衛星上,修建三座大型的軍事據點。”
“這三處據點,在恒星系內,呈正三角形分布,配備獨立的生活設施。并且按照地球號飛船的能量護盾和火力布置。會裝備4500單位的能量護盾,8門1級能量主炮、12門2級能量主炮,32門1級能量副炮、46門2級能量副炮。以及其他數量眾多的近防武器。”
“另外在每個這樣的據點內,都還將駐扎我們的一支小型分艦隊。也就是由之前吳院士介紹的,我們自行新設計的那種太空飛船所組成的太空艦隊。”
“抵達合適的恒星系后,我們準備一次性先生產20艘這樣的太空戰艦,并以此來組建兩支太空艦隊。每個艦隊又分三個小艦隊,每個小艦隊3艘飛船,而艦隊中的另外一艘飛船,則是指揮旗艦。”
“所以這些據點中,每個都將長期駐扎三艘或者四艘的飛船。并配備一定數量的戰斗機和運輸機。”
“他們的主要工作是執行恒星系外側一半太空區域的巡邏、設備檢修和護航任務。”
這時,會議室內,一位農業和生物研究所的專家便不由提問道“將軍,我們能不能在這些大型的軍事據點內布置更多的武器啊?讓它們的火力更強大一些。另外護盾能量能不能也設計的再大一點?這樣,不是更保險嗎?”
他還接著說道“如果是固定的軍事據點,我們要建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