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好處是,帝國畢竟崛起與江北,雖然核心人口相對少很多,但公民比例遠遠高于江南,因此帝國官員中江北出身的比例很大,內閣對江北的掌控程度仍然遠遠超過江南。
想要讓江南江北在z治上獲得完全平等,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徐世楊必須花費很長時間,讓新式教育在江南代替舊式私塾和為科舉而生的舊式教育,并且讓新式教育普及到普通漢人百姓。
帝國對基層的掌握遠遠超出封建社會應有的水平,再加上國家企業、皇室企業,以及為普及教育而設立的公立學校等等,帝國所需要的人才也遠遠超出以往朝代的正常水平。
前周時期開科取士,一科、百人,就被評價為“冗官”,而帝國現有大學,每年畢業生已經超過兩千人,他們無一例外都被授予“進士”文憑。
即使這樣,徐世楊仍然認為人才嚴重不足。
畢竟,華夏的大學生有接近一半的人被新成立的各大國有、內府工業企業科研部門吸納,還有很多人進入院校和新成立的科學院、工程院工作。
真正成為公務人員的大學生,并不比前周時期的進士多多少。
為此,徐世楊還是不得不用軍隊退伍老兵,以及干部培訓班委培出來的畢業生,結合部分大學生、高中生,到各級鄉鎮基層工作。
之前,徐世楊曾經要求吏部做出規定,所有官員,若是升遷,必須有五年以上基層工作經驗。
通俗來說,想成為鄉鎮干部,你必須有在行政村里有至少五年村干部經驗,想升任縣級官員,必須在鄉鎮有五年工作經驗。
以此類推,從村屯級開始,鄉鎮級、縣級、州級、高官、內閣級,即使一屆升一個級別,一個干部進入內閣至少也要工作三十年。
當然,畢竟本質上還是個封建國家,宗室和貴族仍有特權。
比如皇帝、太子就直接擁有內閣名額,其他親王、郡王級以及有領地(都是屬國)的貴族,考核成績合格后可以省卻一些步驟——親王級相當于擁有省級工作經驗,郡王州級,以此向下類推。
無領地的貴族,第一代都是有功勞的,因此可以酌情減免基層經驗時間,最高一個級別可以減到兩年。
當然,貴二代們絕大多數都沒那么多功勞了,因此內閣要求,國內貴族逐代遞減等級(你是公爵,你兒子繼承爵位后就是侯爵,你的嫡孫就只有伯爵了),遞減到平民為止(漢人不犯罪,最低就是平民)。
徐世楊希望以此來控制貴族數量,免得、百年后貴族人口太多,轉化成純粹的食利階層,成為國家的負擔。
n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