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興亡都是百姓苦。
但也有老話說,亂世人不如太平犬。
其實兩句話都對,只是對應的標準不同而已。
若是相對徐世楊前世來的那個時候,華夏歷史上任何時代都是標準的興亡百姓苦。
但若是對比歷史上那些外敵入侵的悲慘時代,或者直接對比這個世界之前十年江北的平民生活,那就真的是亂世人不如太平犬。
即使在日照王家的塢堡附近生活依舊困苦不堪,必須忍受自然災害的威脅,必須忍受王家的壓榨。
但只要能有一塊地種,不用擔心各路土匪強盜的攻擊劫掠,能夠在一年辛苦,繳納高昂的稅糧之后能夠享用剩下的產出,這就比做個流民,居無定所強無數倍。
徐世楊這種出生就在地方豪強之家的人也許不太明白這種底層人民的想法事,他做的只是盡可能安靖自己的領土而已。
不過,李逵和李達這種出身底層的老百姓,確確實實是能理解流民這種找到機會就要下山過稍微安定一點的生活的心情的。
“兄弟你既然在新軍中當兵,就做的好點。”
李達感慨道
“現在不是以前,在咱青州當兵不是賊配軍了,你若能做的好點,咱家的日子就能過的好點。”
“以往能吃個半飽已是很好,現在農忙時至少還能多吃碗干飯,若是沒了青州軍,咱家再過以前的日子,咱們老娘,還有虎頭,可不一定能挨過去了。”
戰亂時期,一個老人,一個孩子,都是折損率最高的。
而李家,現在正處在這種最敏感的時候——有老娘,也有沒長大的孩子,一旦出事,至少要損失一個,折了都不是不可能。
“俺知道。”李逵認真的回答“不管是韃子還是土匪,若想再來咱們家,都得在俺尸首上踩過去!”
李達的兒子,小名虎頭的男孩不太明白父親和叔叔之間說話的是啥,小孩子心性也簡單,他只是盯著熬豬油的大鍋,口水之流,似乎還在找機會再摸塊油渣解解饞。
李達卻是不打算再滿足孩子的愿望了,他很不客氣的拍了兒子的腦袋一下,訓斥道“好好看著火!別偷吃了!你娘還得拿來做菜呢!”
小孩子撇撇嘴,看起來很是失望。
“虎頭虎頭!”
一幫小家伙又不知道從哪里鉆了出來,大聲叫著李逵侄子的小名
“快去看快去看!”
“咋了?”
“過大兵了過大兵了!”
一幫小家伙又跳又叫
“咱們青州兵去打萊州了!好多人,快去看啊!”
虎頭立刻用期待的眼神看向自己的老爹,李達無奈的搖搖頭“想去看就去吧,早點回來吃飯。”
“謝謝爹!”虎頭高興的對李達鞠了一躬,轉身跟小伙伴們又叫又跳的向青州軍路過的塢堡北面道路那邊跑去。
李逵感慨道“虎頭長大了,真有禮貌。”
這話從李逵聽到侄兒叫他叔父的時候就想說了——以往塢堡里的孩子都是呆呆的,一點靈性都沒有,感覺不是小孩子,更像是木頭。
現在這些塢堡民的小孩子顯得活潑多了。
“府城派下來教書先生,現在到了晚上會交虎頭這樣的小孩子讀書識字。”
李達接過自己兒子向鍋底下添柴看火的工作,表面上看著似乎滿不在乎,不過說話的語氣中充滿了濃濃的炫耀
“虎頭現在都能寫自己的名字了,李虎,先生給起的大名。”
跟虎頭真沒多大差別,不過鄉下人,有個讀書人給起的大名,已經算是很不錯了,更別說現在居然能寫自己的名字。
這是李達、李逵這一代人之前想都不敢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