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一個封建文人教育了……。
徐世楊覺得十分不爽。
在部下面前應該有主公的威嚴?
還是說,直接把自己當成皇帝?
畢竟,下面那些軍官貌似已經把自己當成主公或者皇帝了,沒看他們對涉及青州徐姓內部的利益時一個個唯恐避之不及嗎?
自古以來,牽扯進皇帝家事的大臣大多沒有什么好下場。
所以他們連意見都不肯提?
‘挖封建毒瘤挖的不夠深啊?!?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青州大部分地區本質上依舊是典型的華夏式封建社會,就連近代化進程最快的新軍,其實也沒好到哪里去。
這真是個讓人十分沮喪的事實。
更讓人不爽的是,到目前為止,沒這些封建思想根深蒂固的家伙們,徐世楊什么都做不到。
改革,還是流于表面了。
“要認真去做的事真多啊?!?
徐世楊苦笑著自言自語道
“表面上讓同胞們站起來很容易,內心也讓人站起來就顯得太困難了,不知道我窮盡這一生能不能做到目標的十分之一。”
……
聯姻的事,還是由徐睦河做主了。
實際上,除了聯姻,徐睦河還會跟文相公要更多的承諾,包括確認他為節度使的文書——一旦主戰派上臺,立刻生效。
徐世楊對這些事不再提任何意見,都任由老爹自己去跟文相公討價還價。
表面上來看,徐世楊似乎有些氣餒,似乎打算把所有精力都放在軍事上。
當然,徐世楊內心是如何想的,他不說,別人也看不出來。
只是他之后很長一段時間,確確實實把主要精力都放在軍隊建設和備戰上了而已。
……
建興十三年十一月中旬,青州軍發動對登州府的進攻。
此次青州軍兵分三路,一路從萊州府出發進攻招遠,準備經招遠、黃縣進攻登州府。
另一路主攻棲霞、福山一線,然后略微北上合力攻打登州府。
第三路經萊陽攻打文登。
行動開始,幾路部隊進軍都還算順利,只有第一路部隊在招遠遭到當地一個松散的塢堡主聯盟較為堅決的抵抗。
青州軍集中炮兵轟擊三輪,隨后禁軍發動沖鋒,當抵抗者意識到對面的軍隊是正牌的大周官軍之后,戰斗很快結束了。
時候審問被俘的塢堡主得知,登州的抵抗較為強烈,最大的原因是招遠這邊有金礦,而更東面的登州府有面對遼東的港口,這邊能夠通過采金業和對遼東的貿易維持最起碼的經濟水平。
因而登州豪強并不像萊州塢堡主那樣急于抱上青州的大腿過上稍微平靜一點的生活。
當然,在絕對武力面前,這種抵抗決心并無多大意義。
青州軍在十一月低攻占招遠,十二月初五占領黃縣,初八抵達登州城下。
登州方面與招遠逃亡到登州的部分塢堡主合流,組成一只兵力超過八千的軍隊,準備死守。
守軍人數倒是不少,然而是烏合之眾。
雖說礦工應該是十分優秀的兵員,但塢堡主們對底層人民的壓榨十分沉重,高層與底層之間的鴻溝大的驚人,民兵并無為塢堡主拼死的決心。
而且,登州有海上貿易,又有金礦,但塢堡主居然不愿意給自己的兵精良的裝備——大概是因為怕堡民造反?結果登州的民兵裝備跟流民乞丐也沒有多少差別。
更要命的是他們面對的是對底層比較優待,名聲上一直很好的青州軍,以及擁有大義名分的正牌大周官軍。
大周現在畢竟還是民眾心中的官府,再怎么說,名聲也是有的,在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