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初三,大朝會一過,在外領兵的樞密使童貫就上表恭賀太子,同時以國不可一日無主之名,請求太子立刻登基。
這就是勸進了。
當然,登基的事不能這么著急,無論如何這最后兩個月還是得等的。
不過,手握十五萬大軍的童貫已經表明了他的支持,這隆道朝廷就算安定下一大半了。
緊接著,童貫的第二封上書就顯得不是那么令人愉快了。
順義軍突然回京發動兵變,高俅的殿前司兵馬被徐世松堵住大門,一連三支部隊突然調動,童貫苦心經營的對方臘包圍網被打開一個巨大的豁口。
于是方臘當機立斷,率領數萬反軍精銳南下,脫離與周軍的接觸。
雖然號稱擁兵百萬的方臘只帶走2萬多不到3萬的精銳,其余黨羽都留給了童貫,但方臘本人逃了,他身邊的核心老賊逃了,誰都說不好他能不能再次裹挾幾十萬亂民卷土重來。
于是,童貫請求太子殿下和文相公早定大計,盡快穩定軍心。
太子能不能看清其中訣竅還不好說,但文相公一眼就能看出來,童貫這是在謀求自保。
畢竟,這個宦官出身的樞密使是建興朝老臣,之前也算是主和派一員,只是到了最近才逐漸脫離原陣營,向主戰派靠攏。
一眾主和派官員的下場,童貫都看在眼里,那些人畢竟是文官,跟主戰派打的再兇,背后也是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連這些人都被殺了,他這個宦官出身的宰執,能不能有個好下場,這是誰都不敢確定的事。
好在,殺秦會之等人,幾乎是徐世柳一人的決定,文相公本人倒是沒有對主和派進行大清洗的意思。
重新執政的文相公很快給童貫去信,要求他統帥軍追擊方臘,算是明確童貫對禁軍的指揮權。
前線部隊中,唯一受到兵變牽連的,只有高俅一人。
重新出任權知臨安府的包拯派遣一隊衙役,輕輕松松在高俅大營中將其捕拿歸案。
殿前司禁軍的指揮權被轉交給徐世松。
這位同樣是江北來的徐家人,只用了幾個月時間,就升級成童貫已下的大周武將第二人!
同是徐家人,徐世松與徐世柳獲得的待遇完不同,這一點連徐世松自己都有些想不通。
他借著送徐世玫進文府成親的機會,專門找到徐世柳,問了這位族弟一下
“老四,你到底是個什么想法?”徐世松問道“若是你就此放手,我也不多說什么。若是你還想掌兵,我拼上自己的功勞保你……”
“你是武將,大哥。”
在文相公的書房里,徐世柳捧著一卷不知道從哪翻出來的竹書,微笑著說道
“而我是文臣,你保我?夠得著嗎?”
大周文貴武賤,即使是徐世松這樣一躍成為朝廷武將第二的大員,在徐世柳這個尚未有功名的小人物面前也是談不上保舉之類的話,除非徐世柳要改走武官路線。
但這是不可能的,若他是武官,之前兵變一連串殺那么多文官,那事可就說不過去了。
“放心吧大哥。”
見徐世松還是替自己打抱不平,徐世柳無所謂的笑了
“這事哪有那么容易結束。順義軍是我建的,兵變是我領著他們去的,殺秦會之卻是兵士們自覺自愿干的,我替軍擔下這個責任,你猜兵士們會怎么想?他們會不會覺得兔死狗烹,我之后下一個就是他們?”
“呃……”
“翁書平那人我熟悉,好高騖遠,眼高于頂,別人倒也罷了,讓他控制順義軍……,呵呵,大哥你當好你的官就行了,順義軍用不了多久,還得落回到咱們手上!”
徐世柳冷笑著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