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六千余人在臨津江南岸被齊軍擊潰,高麗軍傷亡1500余人,被俘500余人,主將戰死,給齊軍送上一份過年的大禮。
隆道二年大年三十晚上,齊軍舉辦新春宴會,隨軍宣傳隊點起篝火,為圍城軍和躲在城墻上高麗守軍獻上一臺以炫耀齊軍武力為主要目的的晚會。
晚會進行到精彩之處,主動投降齊省的高麗人還齊聲高唱高麗的傳統民歌。
除此之外,圍城部隊在城門口支起一排排大鍋,一邊做豬肉燉粉條,一邊整豬肉大蔥餡的包子。
齊軍士兵吃的歡聲笑語,守軍則饑寒交迫,聞著城下精致美食那誘人的香味,在寒風中瑟瑟發抖。
這一天之后,主動投降的高麗人愈發多了起來,到隆道三年大年初三,王京內已經有一萬多人投降。
此時,高麗王京內部還有5、6萬人口,其中一半都被編制為士兵,但大多數人沒有武器,也不被國王和貴族們信任。
李倧親自任命的幾個守城官只能各自帶著、4百士兵,分別把守各個城門。
初八,江南三道(忠清道、羅道、尚慶道)水師集結起板屋船28艘,挾船17艘,鮑作船46艘,在忠清右道巡察使李意祺的指揮下發動對江華島的反擊。
說是反擊江華島,實際上,戰前李意祺的意圖是攔截部分從高麗返航的齊軍艦船,因為他得到情報,齊軍正在把大量從京畿道劫掠來的人口運回齊省。
這些返航的船只武裝人員會比平時少不少,若是能夠進入近戰,李意祺認為自己有可能取得一定勝利。
高利水軍的運氣十分不錯,第一個與他們遭遇的,其實不是齊軍,而是雙嶼港李家的船隊。
雙方發現對方后,都沒有避戰的意思,各自主動向對方接近。
在遠距離上,李家軍對高麗軍使用了從齊省買來的新式武器——火槍和火炮(是齊軍從韃子那里繳獲的戰利品),好在李家軍槍炮手經驗不足,隔著很遠就對高麗軍射擊,命中率低的嚇人。
真正發揮威力的,只有十多支大口徑抬槍。
當然,憑借十幾條槍,雖然能給高麗軍帶來一些傷亡,卻無法阻止對方沖到近前。
進入弓箭射程后,高麗軍照例射來如雨的片箭,缺少盔甲防護的李家軍在敵人的遠程攻擊中同樣付出一定的傷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