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周的隆道皇帝皺著眉頭,在暖閣里走來走去。
片刻之后,他又問
“我大周官軍,有搶在齊省都督府之前收復遼東的能力嗎?”
童貫趕緊跪下“臣,萬死不辭!”
“朕問你有沒有這個能力!”隆道天子厭煩的說“你不用表決心。”
童貫吶吶的說不出話來,最后還是包拯實在看不下去,出言替他解圍
“陛下,江淮開拓區區兩年,江淮尚不穩定,朝廷經制之師不宜妄動。”
“朝廷要收復遼東,必須經過齊省,若真要收復遼東,還得依靠都督府的力量。”文仲也開口說道“何況,齊省都督也是大周的官,他們收復遼東跟朝廷收復遼東是一樣的。”
“哼,真的一樣嗎?”隆道皇帝冷冷問道。
當然不一樣。
齊省現在是一個事實上的獨立政權。
三年前隆道皇帝剛剛登基的時候,都督府方面公開表示順支持新皇,并且接受了朝廷的冊封。
然后,那一年朝廷向齊省派了監軍,又按照2萬正兵的數額給齊軍調撥了一年的軍餉。
當時看來,一切似乎都很順利,都督府方面對主戰派朝廷的順服似乎真實發自內心的,他們也愿意承認朝廷的權威。
但是……,但是沒過多久,事情就起了變化。
齊軍跨海攻打遼東,對以往似乎不可戰勝的金軍連戰連捷。
都督府的名聲不知不覺變得十分響亮,民間甚至傳說,齊軍才是真的天下無敵,他們早晚會鎮壓各路蠻夷,完收復江北故土。
這讓皇帝十分不爽。
如果都督府真的收復江北,那么都督府豈不是具備與朝廷分庭抗禮的本錢?
隆道皇帝又想起,他的朝堂重臣們似乎也很喜歡下注給都督府——文家與都督府聯姻,其他人也大多在齊省有一些投資,幾萬到幾十萬貫都有,甚至還有投給都督府上百萬貫的!
在加上徐世松、徐世柳這兩個朝廷重臣。
有時候,隆道皇帝都懷疑,他的臣子到底更忠于誰?朝廷還是都督府?
這也是文及甫最終失去了皇帝信任的重要原因。
如果不是實在找不到人替換,皇帝甚至想把文仲、徐世松、徐世柳這三個與都督府關系密切的家伙一起趕走。
文仲大概也能猜得出皇帝的想法,因而他總是給天子出一些可以用來限制齊省發展的主意,今天也是如此。
“陛下,章明義匯報,都督府下一階段的發展是分為兩路。”
文仲坐在椅子上,輕聲說道
“一是沿著運河向冀省燕京發展,二是沿海向蓋州發展。在臣看來,都督府這樣做是分散了力量。”
“哦?這么說?”
“都督府畢竟只有一個殘破的齊省,他們沒有江南的糧食支持,甚至都無法養活現在治下的人口。”
文仲聊聊敘談
“現在他們急于同時收復遼東和冀省兩個方向,必然無法集中力。冀省也就罷了,但遼東是金賊老巢,他們豈會輕易放棄?既然都是強軍,臣認為,他們必然會打個兩敗俱傷。”
“是嗎?”天子有些興奮的問道。
天子很喜歡這個設想。
“必然如此。”文仲篤定的說道“臣認為,朝廷應該鼓勵都督府方面不斷與女真大戰——死了誰都不用心疼,兩軍損失都是越多越好。”
“怎樣鼓勵?”
“給些虛名,但實惠不能再給了。”文仲回答“先帝有過遺詔復燕云者為王。”
“臣以為,這遺詔可以繼續執行,而且還應該加上一條收復遼東者也可為王。”
隆道皇帝贊同的點點頭“嗯,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