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現在回想起來,當初札木合六萬騎兵分三路就是個錯誤。”
左鶴林邊思索邊陳述
“如果聚集一處,面對最多四萬人的女真韃子,就算是輸,應該也不至于輸的那么慘。”
徐世楊看著他,有些想笑。
這伙計或許確實只是戰術天才,或許只是沒接觸過戰略方面的問題因此暫時搞不明白這種后勤方面的問題。
這不奇怪,也不必過于苛責,畢竟左鶴林不像徐世楊那樣經歷過網絡時代海量資料信息的洗禮,而且他之前也從未有過戰略方面的經歷和學習。
徐世楊問道“當時札木合有六萬人?那他有多少馬?”
左鶴林回答“蒙兀人馬特別多,當時差不多一人雙馬,幾乎沒有步卒。”
“只吃粗飼料的話,一匹馬一天至少需要15斤,12萬匹馬,一天10萬斤飼料。”
徐世楊笑道
“六萬人集中在一起,別說人吃什么,你讓札木合用什么喂飽他那12萬匹馬?”
“這……”
左鶴林從未想過這個問題,他考慮戰事,總是只考慮如何更輕松的獲勝,卻從未考慮過如何才能維持能夠讓自己輕松獲勝的大軍,讓他們不至于餓死。
“你想沒想過,女真韃子之所以縮在遼沈一線不出來,其實還有縮短補給線,節約糧食消耗方面的考慮?”
徐世楊解釋道
“還有,從草原到遼中,道路情況怎么樣?能不能支持六萬大軍集中在一起前進?補給就更不用說了。”
“蒙兀人行軍可以帶著大量牛羊,他們平時主要吃酪……”左鶴林無力的辯解一句。
“再帶上大量牛羊,那么牛羊吃什么?”徐世楊搖搖頭“就算把遼東的草根都挖出來,也不夠補給這么多馬牛,所以札木合不敢帶那么多牛羊——當然他也怕這些牲畜拖累他的速度被女真韃子逮住。”
“實際上,蒙兀韃子進攻的同時,我們也對遼中平原進行了破襲作戰。”
徐世楊笑著說道
“我們出動的兵力更少,真正進入遼中的一共不過三千輕騎而已,而且一百人為一隊,分兵分的比札木合細碎多了。”
“但我們在韃子設立的焦土地區有臨時據點,女真人所謂的焦土也不是那么干凈,總有人能躲開女真人的強制遷徙繼續在家鄉生活,這些人的存在對我們的補給也有利——補給六萬騎兵和補給一百騎兵的壓力差的可不只是明面上這六百倍。”
“而且,我的騎兵不是去劫掠的,他們不用帶著大量劫掠來的牛羊財帛女子行軍,可以時刻保持強大的機動性,所以女真韃子拿我們毫無辦法,卻能抓住機會通過一連串機動作戰打垮札木合。”
這些話不難理解,聽一遍,左鶴林就能大概搞清楚徐世楊話中的意思。
但仔細想想,他又覺得這些事只是聽起來很容易辦到,做起來可就太難了。
徐世楊話中最重要的一條無非就是
后勤補給能力決定了一線兵力的最大上限。
如果你能通過一條道路運輸十萬鐵騎并且給他們充足的補給,那么你就可以把十萬大軍集結在一起使用。
如果你只能通過一條道路補給兩萬人,那么你的十萬大軍就只能兵分五路,否則人越多就越容易爆發一場災難。
只是,知道這一點容易,怎樣才能具備利用一條道路補給十萬鐵騎的能力?
一想到這個,左鶴林就感到有些頭疼,要知道,目前為止他手下最多的時候也沒超過一千騎兵。
“你現在不用想怎么解決這種問題,閉門造車要不得。”
徐世楊對左鶴林說道
“知道我今天為什么愿意見你嗎?因為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