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的金國,實際上是一個以遼陽、沈州兩座城市為核心,實控領土向北不超過鐵嶺、向東不超過連山關岫巖、向南不超過海州、向西不超過金長城的小國。
龜縮在這么小的領土范圍內,戰略上的好處是在敵人進攻時,可以享受更好的內線作戰優勢,部隊行動起來補給線也短得多,可以節約很多糧草。
缺點就是嚴重缺乏戰略縱深,當強大的敵軍發動主動進攻的時候,虛弱的前方警戒線很有可能被輕松突破,金軍有可能在還未得到預警的時候就被敵人直接突入核心地帶。
這種情況,除非金軍能夠取得上次遼陽會戰那種徹底的勝利,否則即使擊退敵人,他們也是極為虧本的。
何況,一共只有10萬丁口,能戰之兵不過4萬的金國,實際上完沒有把齊軍驅逐出去的能力。
主攻方向上的二路軍在十二月十八早晨抵達只有一千金軍甲兵,兩千阿哈駐扎的海州,為了搶時間,二路軍司令公孫勝只留下兩千野戰兵和三千民兵維持對海州的包圍,其他部隊繼續向前直進。
十二月二十齊軍包圍有三百甲兵和五百阿哈奴隸駐守的鞍山驛,這是女真人在遼陽以南最后一個重要駐軍據點,目的是為遼陽早期預警,并且盡量堅守,為金軍主力集結和反擊爭取時間。
然而龐大的齊軍突然出現,讓鞍山驛的守軍完猝不及防,他們甚至沒來得及派出塘馬向遼陽示警,就已經被齊軍徹底包圍。
負責防守鞍山驛的女真猛安看著城下漫山遍野向北涌去的齊軍隊列和雪橇車隊,心里涼的比外面零下四五十度的氣溫還要徹底。
他意識到,大金國已經完了。
這個猛安甚至沒有命令士兵點燃向遼陽示警的狼煙,在齊軍與城下布置火炮準備進攻之時,主動開城投降。
十二月二十三,齊軍第二路軍先鋒部隊抵達遼陽城下,并立刻開始圍攻金國國都的準備工作。
此時,金國四個勃極烈中,完顏宗干和完顏宗望都帶兵北上冬狩去了,留守的兩人中,四太子完顏宗弼率領女真甲兵六千、重兵(阿哈火器部隊)六千,普通阿哈兵三萬駐守遼陽。
現存唯一一位非宗室勃極烈完顏宗翰率領女真甲兵四千、重兵四千,阿哈一萬駐守沈州。
也就是說,此時留守兩座核心城市的金軍不過戰兵兩萬,輔兵四萬,其余部隊不是分散在屯堡過冬,就是去了遼北冬捕。
這樣的力量當然不可能是二十萬齊軍的對手。
齊軍利用雪橇車和棉毛衣物帶來的優勢,在出乎女真人意料的寒冷冬季發動進攻,直到兵臨城下,留守遼陽的完顏宗弼才發現大事不妙。
這位漢地民間稱呼為四太子的宗室勃極烈站在遼陽南門城頭舉目眺望,滿眼都是一列列,一隊隊陣列嚴整的齊軍,遠處還有更多如洪水般涌來的紅色軍裝,不斷匯入包圍遼陽的隊伍之中。
無數雙厚厚的棉靴踩在雪地上,發出轟轟轟的聲響,齊軍在城下擺出一長串千人左右的步兵方陣,方陣之間的空地上擺放著一門門野戰炮,令人遍體發寒的炮口直指城頭。
騎著馬的齊軍騎兵在遼陽城下縱馬飛馳,將一道道命令傳達給各個圍城方陣。
步兵方陣的后方是黑衣黑甲的近戰兵,完顏宗弼知道,那些打著黑旗的,是由其軍中犯了罪又罪不至死的漢人士兵和從奴隸積功升到庶民的非漢族士兵組成的陷陣旅。
而打著藍色旗號的則是由投靠齊國的女真人和蒙兀人組成的藍軍旅。
這支部隊裝備和戰術與金軍幾乎完相同,相對真正的金軍來說,他們沒有騎兵,這是個缺點,優點則是批甲率百分之百,比只有三分之一披甲率的金軍強得多。
在金軍看來,這兩支隊伍都是死兵,一旦進入白刃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