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兀天會汗札木合最近的心情非常不好,以至于最親近的妃子和最尊貴的萬夫長們都不敢輕易靠近大汗身邊。
原因嗎,還不是那徐世楊先是把大汗當猴子一樣耍了,然后又當眾把大汗的臉面狠狠踩在腳底下。
本來,大汗與那齊國世子已經談好了,在大同開市,雙方商人可以自由貿易。
大汗覺得晉省是自己的地盤,所以為了蒙齊同盟,也就同意了。
結果和約墨跡未干,齊軍進攻晉省,原本屬于蒙兀附屬的兩聲世侯或是敗亡,或是直接轉投齊國,完脫離了蒙兀的控制。
于是乎,大同也自然而然的從蒙兀人羽翼庇護之下落在齊國手中,蒙兀人再去大同貿易,就成了去齊國的領土做買賣了。
在齊國做買賣,弓刀是用不上的,以往看上了買不起的東西,蒙兀人可以直接強搶,但在齊國這肯定不行。
這倒也罷了,蒙兀人到大同貿易,還需要繳納印花稅和關稅,這就很討厭了——已經很久沒有漢人敢收蒙兀人的稅了。
還有還有,山陜進入齊國掌控,那么以往世侯每年上貢的140萬貫財帛,自然也就取消了。
這對札木合來說是一筆大錢,在對金戰場上連續戰敗的時候,他就是依靠這筆錢來拉攏小的蒙兀部落,維持自己蒙兀人共主身份的。
現在沒了這筆錢,札木合拿什么去賞賜那些支持他的外系部落?
沒有好處,人家憑什么還要繼續支持他?
其實,現在的蒙兀仍舊只是一個地理概念,即使在他們自己眼里,所有蒙兀人也并非是同一個民族。
比如漠北蒙兀人喜歡稱呼自己為喀爾喀,漠東蒙兀則是科爾沁,漠西的瓦剌,漠南的土默特,以及札木合所統屬的核心部族察哈爾。
除了察哈爾真正忠于札木合外,其他部族其實都有自己的汗王,只是這些汗王中札木合實力最強,又有足夠錢糧收買下層牧民,因此他通過幾場內部戰爭,成了某種程度上的共主而已。
很久以前,蒙兀人曾經有過一位共主,那個時候威壓草原的遼國被新崛起的女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滅亡,契丹人施加在蒙兀人身上的桎梏一下被打碎,于是蒙兀人迅速崛起統一為一個叫做大元的國家。
不過隨著周人南遷,女真屢次渡江不成,開始把目光放在草原上時,實際只是一個大型部落聯盟的蒙兀大元又迅速戰敗消亡了。
這也是蒙兀人總是與女真人不對付的主要原因,其實也是徐家能在夾縫中生存下來,并且最終成長為齊國這個龐然大物的原因之一。
當然,這不重要,重要的是,札木合一直很想重建當初那個統一整個草原的大元,因此他對自己的威望十分看重。
而徐世楊的欺騙和殘酷手段對付蒙兀使節團的行動,讓古爾汗札木合顏面盡失。
已經有很多高級貴族私下里傳言,札木合并非長生天眷顧的大汗,不適合領導整個蒙兀人。
反映在現實中,就是在草原上也算邊荒野人的漠北喀爾喀,開始逃避札木合的征召,給他的貢賦也變得越發單薄。
相反,喀爾喀人開始嘗試避開札木合,同時與黑龍江流域的完顏宗干和齊國人雙方貿易以獲得各種生活必需品。
科爾沁人有心與齊國人沖突,他們對肥沃的遼東一直有非分之想。
瓦剌人更希望參與西域的戰事,他們都是虔誠的佛教徒,需要抵抗帕爾斯拜火教的侵襲。
不管是想向東還是想向西,所有人唯一統一的觀點就是,他們不能接受一個虛弱的大汗統治。
對于手下的逐漸離心離德,札木合內心十分焦急,然而他真的不敢跟徐世楊翻臉,去戰場上找回面子,搶回山陜。
前幾天徐世楊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