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組給出的開拍時間是在十五號,但十三號就得先過去,半個多月的時間,在周曉自律以及王哥監督下,終于在出發前將體重和身材恢復到了原來的水平。
電視臺那餐飯也吃的挺開心,眾人得知周曉在這么短時間內就能接到頗有分量的角色,由衷地為他高興,吳天偉導演還特地找了個機會和他聊了幾句,說了些勉勵的話,并表示節目正在有條不紊地籌備中,具體的事宜會和公司聯系,提醒他合唱的曲目會在錄制前半個月告知,周曉這兒至少要準備三首比賽用歌曲,平時沒事兒多練練。
再來就是小雅,她就真的和姐姐一樣,和周曉說著進組后的注意事項,叮囑他平時勤快點,沒事除了熟悉劇本外多和導演編劇聊聊,多看看前輩們的表演,好好照顧自己,別生病
至于耗子,少言他們雖然不能來送,也都紛紛打來了聲援的電話,期待著他的表現。
臨行前,周曉跟著電視臺的朱姐去逛了一天的商場,采購夏季的衣物,從帽子到襪子,從眼鏡到皮帶
這是王哥的要求,他以前的衣物都是自己隨意買的,根本不講解搭配,靠自身條件撐起來,現在作為預備明星,暫時沒條件穿那些大牌,可至少應有的形象得注意。
周曉聽的有道理,只是一天下來花了九千多,讓他肉痛不已,這在之前根本不敢想象。
還好,劇組那預付的30出演費過幾天就會到賬,經濟上沒有出現危機,累死累活將十幾個袋子拿回家時,心里依然覺得實體店購物,不如網購有意思,少了期待感,這點非常重要。
讓他花近萬元,買了幾套衣服加其他零零碎碎的東西,一時間還是覺得奢侈,沒辦法,節約習慣了。
“等會到了酒店,咱先去拜訪導演。”
“張嘉易,王小晨他們應該也到了吧。”
“那就不知道了,大牌遲點也正常。”
此刻周曉和王哥正在飛往三亞的途中,后者正拿著個本子,說著接下來的行程。
“開機儀式是在十五號對吧。”
“嗯。”周曉點點頭“不過那天沒我啥事,而且接下來三天都沒我的戲份。”
“挺好的。”王哥一點也不意外。
說了劇組迷信,從開拍時就能體現出來,許多導演會在剛開始時,先安排些簡單的劇情,讓老演員出馬,預示著后期也能順順利利。
畢竟每部劇都是有預算的,拖一天,就得多花一天的錢,制片人可是在盯著的。
“去到現場,記得多聽少說,就算有問題,也先放著,不是所有人都喜歡問題多的人。”王哥傳授著他的經驗“等你真正和張嘉易老師他們熟悉了,確定不介意,再問也不遲,多和編劇導演溝通。”
也許是怕打擊到周曉,王哥又換了個方式。
“新人最重要的是謙虛,也許你有自己的想法,但不妨先按劇本走,畢竟其他人經驗都比你多,加上又是大投資作品,給出的演出方式正常來說是大部分人都喜歡看的,等這部戲火了,你接下來的作品就能有些話語權。”
“我明白的。”周曉其實根本沒想到那步,在他看來,劇本本身已經夠自己學習研究了。
比如邱楓打開門,一句話不說,靜靜地在那看著王小米。
就這個場景,他就覺得要是沒有加限定環境,至少有好幾種方式來演繹,特別是那個看字,尤其難。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好的演員,能讓觀眾看出他是在悲傷或者快樂,普通的,大概就是生氣瞪眼,高興瞪眼,欲哭無淚瞪眼,反正就是各種瞪眼,演啥角色都是仿佛被格式化的同一個表情,比如那誰和那誰。
嘮嘮叨叨了一個多小時,王哥暫停,該吃午飯了。
“你自己沒問題吧,我明天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