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田勝家的防備并非沒有必要,因為方大偉就是如此做的。
既然倭軍敢來埋伏他,他自然也沒有對倭軍客氣的道理。就在光興里附近,方大偉也設下了埋伏。
只是他的這個陷阱并不是那么隱蔽,而是很輕易就能被發(fā)現(xiàn)。
方大偉之所以如此做,一是沒有時間讓他從容布置,二是倭軍也不見得會輕易冒進,三是他想通過與倭軍接戰(zhàn),而試探下敵方的戰(zhàn)力。
相對于倭軍設伏之地陽德,光興里這里的道路就寬闊許多。哪怕是倭軍到了這里,也不見得會被明軍給困死。但正因為是這樣的地形,方大偉才不擔心對方不會一頭撞過來。因為倭軍覺得不會有太大危險,自然也不怕明軍有更多的陰謀。
就在方偉布置好之后不到半日時間,下午太陽還沒有西斜,柴田勝家便帶著三萬倭軍到達。
聽到探子的回報,柴田勝家甚至還能看到兩面山坡上有露出來觀望的明軍。
他不由得冷哼了一聲,對身邊的親隨道“明軍埋伏居然如此松松垮垮,他們的戰(zhàn)力定然不佳。一想到我們居然被這樣的明軍所嚇阻連讓數(shù)城,就有些不甘心。傳我軍令,分為左中右軍。今日與明軍一戰(zhàn),狹路相逢勇者勝!”
方大偉就在山坡上,而柴田勝家所看到的觀望的明軍,其實就是方大偉。
他看到倭軍居然就這么慨然應戰(zhàn),不由得一笑,“看來倭軍是小瞧我們了,大家都提起精神來,就按著平時訓練的方法來。可莫要讓這些倭人小矮子給看扁了。”
雙方的主將下令,立時兩軍之間的火銃轟鳴之聲響成了一片。
倭軍在柴田勝的指揮之下,也是一排排的此起彼伏,如同大海波濤一樣輪番發(fā)射前進。若是看倭軍的氣勢,也是相當?shù)膹姾酚赂摇?
而明軍則不然,除了正面堵住山口的明軍并不前進之外,兩側山坡上的明軍開始緩緩的向山谷之中的倭軍壓迫。
倭軍雖然被明軍三面圍住,但是谷地寬闊,柴田勝家有足夠的輾轉余地,就是退走也隨時可以。因此柴田勝家并不著急,而是指揮倭軍三面反擊。
方大偉當然更不著急,他之所以讓明軍如此壓上,便是為了讓手下的這些新兵們,多長一些歷練。
以明軍的火銃射程之遠,射速之快,在武器方面其實已經(jīng)占盡了便宜。只要明軍自己不慌亂潰散,基本上就不會失敗。大家在兵力上基本相同,方大偉才不會擔心出現(xiàn)什么問題。
因此,方大偉將這次交戰(zhàn)看成了一次練兵,他還有新的戰(zhàn)法,要在這次與倭軍接戰(zhàn)之時試用。
在他的眼中,明軍的優(yōu)勢如此明顯,如果還不試一試新戰(zhàn)法在實戰(zhàn)的效果,那就太虧了。
起初倭軍的火銃打的威風凜凜,但是當明軍抬起火銃還擊之時,倭軍的陣列之中,便不時的有人頹然倒下。
柴田勝家看著自己的手下兵丁接連倒下,而對面的明軍卻不動如如山,甚至連個崴了腳的都沒有。只是通過這個對比,柴田勝家便知道明軍的火銃更加精良,射程更遠。
只是柴田勝家還是有點不甘心,他對于明軍主將敢選這里的地形與自己交戰(zhàn)非常不屑。這樣的將領一定是無能的,對方只不過是占了火銃精良的優(yōu)勢。如果比拼雙方的意志,我東瀛軍一定遠超明軍!
不死心的柴田勝家咬了咬牙,下令加速前進攻擊,以圖拉近雙方的距離,使明軍進入倭軍火銃的射程之內。一旦到了雙方都開始拼傷亡的時候,東瀛軍定能挺到最后,使明軍全數(shù)崩潰!
而在明軍一方,方大偉也在死死的盯著倭軍的腳下,腦中不停的計算對方的步數(shù)。
現(xiàn)在倭軍雖然已經(jīng)進入了明軍的火銃射程,但是并沒有什么準頭。明軍瞄著敵人的同一個地方,第一次可能擊中對方的帽子,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