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馬島陷落,對于倭軍來說等于徹底斷絕了歸途。
大明的海上艦隊將對馬海峽封鎖,來回掃蕩了數次之多。能從大明艦隊手中逃脫的東瀛戰船都沒幾條,但總算是有報信的。
織田信長帶領大軍急匆匆的的趕往清州,以防明軍前去斷了他的后路。卻不知道,他的后路之上明軍更多。
不但有大明艦隊奪下對馬島,還有許遠部登陸拿下光州。
當織田信長率領大軍到達天安之時,才得到了后方的急報。說在光州有數萬明軍出現,并且將光州一興攻克。
織田信長一再確認,才知道這消息居然是真的,他看了看自己案幾上的地圖,腦海之中急速的分析著利弊得失。在天安東南就是清州,距離相對要近一些,而南邊則是大田,距離光州的路途要遠了三倍還多。
以眼前的形勢,要想不被明軍前后夾擊,就要打破一路明軍才可。而最近的,就是李軒所部。
當即織田信長便命人連夜行軍,一定要搶在明軍之前回到清州。到時大軍堵住山口,李軒所部的明軍,就不能輕易的從山中走出來。
若是戰術運用得當,甚至可將李軒所部一舉消滅。
而身后光州的明軍,織田信長卻還沒想到應對的辦法。但是只要解決了眼前的李軒所部,便可轉身應對許遠所部的明軍
緊趕慢趕,織田信長的二十萬大軍,先頭已經到達了清州。在織田信長的嚴令之下,連城都沒進,便直接轉向了直通鎮川郡的山口以待明軍。
隨著后繼倭軍的到來,清州已經被織田信長牢牢掌握,可是他還是有種不安的感覺。
李軒帶著人馬到達驪州之后,除了收集糧草之外,并沒有急于趕路。
他所在的這一塊山區中的平原易守難攻,若是倭軍追擊而來,他正可以逸代勞??墒沁^了數日之后,李軒發現并沒有倭軍前來,反而最新的情報顯示,倭軍大部已經縮回到了清州。
而且還有一個消息傳來,許遠所部的明軍已經登陸,并奪下了光州。李軒算了算日子,只怕情報送到自己手中之時,許遠已經拿下全羅北道的全州了。
若是自己在這里還耗著,到時清州弄不好都會出現許遠的人馬。這樣的話,自己帶兵入朝,豈不是成了打醬油的?至少功勞不是那么大啊。
有了緊迫感,李軒便整軍出發,準備出山去攻擊清州的倭軍大部。
對方擁兵二十萬人,李軒并不敢輕敵。他先派出小股的部隊前去試探,結果一出山口就發現了倭軍埋伏。若非試探的小股部隊行動靈活,怕是都無法逃回來報信。
得知倭軍在山口外有了埋伏,李軒也并不著急。若是繞路到達清州的話,至少要多用兩天的時間,這是李軒所不樂意的。倭軍的戰力如何,他已經見識過了。明軍若是強行突破山口也能做到,但是一定會有些傷亡。
相對于時間來說,一點傷亡也是可以接受的。
李軒派出一部分騎兵和步兵小隊前出探路,而后大隊人馬隨行。
兩側的山頭并不陡峭,李軒派出的探子也沒放過,以防倭軍在兩側山頭之上設伏。
織田信長對于明軍,是抱著極大的戒備之心,而且也作好巨大傷亡的準備。在山口之外,他已經驅趕了上萬的朝鮮百姓過來。這是與李軒試探的人馬遭遇之后才抓來的,李軒并不知情。
還是那一套,織田信長就是要用明軍的猶豫,來換取倭軍的勝利。
當李軒的人馬從山口出來之里,便直接擺了戰陣,因為他已經知道倭軍有了準備和埋伏。
但是迎著李軒所部明軍而來的,則是上萬的朝鮮百姓。在這些朝鮮百姓的身后,則是數萬手持長矛與戰刀的倭軍跟隨。
這樣的情況之下,如果將這些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