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這條贖買升級政策已經成了大明在天竺的統治基礎。
絕大多數印度百姓,都是低種姓的身份。他們世代受到欺壓,自然希望自己會變成高種姓。如果一下子便取消種姓制度,那是不可能的。而且對于這些低種姓的百姓來說,也不會有任何感覺。
早在明軍與莫臥爾作戰之時,朱載坖就已經開始了對于天竺種姓制度的思考。既然不能一下子取消,那就往里面挨沙子。
天竺低種姓的百姓數量,是天竺人口的絕大多數。這些人可以通過贖買升級,給大明官府交定的錢,而轉為高一級的種姓。官府收了錢就要辦事,為這些升級的百姓建立檔案,注明其種姓級別。
在天竺的種姓之中,共為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婆羅門主要是僧侶,剎帝利主要是軍政貴族,吠舍主要為商人,首陀羅則是農民工匠個人等平民。
但是在這四大種姓之下,還有一群不被承認的賤民,被稱之為不可接觸者,名為達利特。甚至低賤到,在種姓制度之中,都不屑于稱之為一個種姓。他們只能從事最低賤最骯臟的工作,甚至不能生活在平民的村子里,不在能村子的水井中打水。
針對天竺這種等級森嚴的種姓制度,朱載坖專門制定了這個贖買與升級制度。
升級的種姓不一樣,所要繳納的錢財數量也有著極大的差異。對于那些達利特賤民來說,只要一個銅板,大明官府便可使之成為記錄在案的首陀羅。
其他種姓不承認沒有關系,這些達利特人會被大明官府招募為基層的兵馬司兵丁,專責治安事。
手中有了這樣的權力,自然不會有其他找不自在的種姓人群鬧事。敢鬧事的話,也用不著大明的兵馬出手。這樣一來,便使得達利特人為了保障自己的權益,必定會忠誠的站在大明官府的立場上。
對于首陀羅這些人,大明官府只收取一枚一兩銀元,便可使之升級為記錄在案的吠舍種姓。其中的好處自不用說,反正首陀羅人是不會放棄這個機會。
往上的吠舍種姓也是一樣,繳納十兩黃金,便可成為剎帝利。
而剎帝利們,想要贖買升級為婆羅門,就要掏出百兩黃金的巨款。
為了顯示對于種姓制度的尊重,朱載坖還歸定,贖買升級每人只能五年一次。間隔時間不到五年,是不能進行第二次升級的。但是有一點。如果高種姓的人有犯罪行為,違反了大明律法,就會被降低種姓等級。這個降級是按所犯之罪的嚴重程度來定,但基本上是一降到底,想恢復等級就要重新贖買。
這個政策一經推出,便在天竺掀起軒然大波。其中各地都出現了一定的動亂,但是這等動亂只是天竺各個等級之間的矛盾暴發,對于大明的統治并沒任何影響。
隨著各地兵馬司的建立,大明朝廷很快便將天竺的局勢牢牢掌握在手中。并且,受到了除婆羅門之外所有種姓的擁護。
而且大量的金銀快速匯聚,統統流入大明朝廷的腰包之中。其中黃金足有五萬兩之多,白銀更是多達上千萬兩。
天竺百姓好配黃金首飾,民間黃金物品不在少數。有了種姓贖買制度,民間頗有砸鍋賣鐵也要升級的架勢。若不是朱載坖歸定,五年之內只可升級一次,怕是大明在天竺收到的財富還要翻兩翻才成。
原本囯務院的一群閣老們,對于大明將領又開邊釁,而且陛下還支持的態度很是不滿。認為大明這是窮兵黷武,于國于民的長治久安殊為不利。卻不曾想,陛下一條妙計,便讓大明的歲入增加了一大截。
這些增加的收入,除了用于大明的軍事開支,還能略有剩余。這等神來之筆,是大明朝臣們前所未見的。除了覺得陛下是天縱之才,且是大明天命之主之外,也引起了大明許多有識之士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