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著明軍的信使走掉,賽因布拉特也沒有阻攔。
對于明軍的強大,賽因布拉特的印象極深。當初胡月鋒數千明軍,便可沿著伏爾加河順流橫掃,這讓他當時驚為天人。
可一想到喀山周圍邊界多半皆為大明的領土,這等環境就讓賽因布拉特莫名的焦躁。他身為一汗國之主,自然會感受到大明對于喀山的威脅巨大。
甚至剛剛明軍信使的一句莫要自誤,也讓賽因布拉特肝火旺盛。一個小小的明軍信使,居然敢對喀山汗王說什么莫要延誤,這等教訓言語,實在是大傷了賽因布拉特的臉面。
再一抬頭,明軍信使也已經走的遠了,可是賽因布拉特的火卻無處發作。
一想到魯斯坦帕夏所做的保證,只要喀山是擴張,對方就會支持,這讓他心中多了不少的底氣。大明有多龐大他不清楚,但是奧斯曼帝國距離較近,他是知道的。
基本上半個地中海的海岸,都是奧斯曼帝國的。而且奧斯曼的蘇萊曼大帝,僅憑奧斯曼一國之力就能對抗整個歐洲,足以證明奧斯曼帝國的強大。
而且,克里米亞這等并不弱小的汗國,都只是奧斯曼的仆從國。并且克里米亞汗面還打到了沙俄的都城莫斯科,這也能說明許多問題。
賽因布拉特不住的盤算,如今自己在這里的處境十分尷尬。要么就與明軍發生沖突,要么就灰溜溜的退走,實在是進退兩難。
大明是威脅,這在賽因布拉特與胡海鋒打交道的時候就知道。如今雙方有了矛盾,賽因布拉特覺得自己必須要有選擇了。
一想到自己從來都沒見過明軍有上萬的兵力,賽因布拉特恍然。這說明明軍與喀山接壤之地都是偏遠之地,對方沒有足夠的力量。
他如果與明軍發生沖突,或許大明都不愿意與他計較。因為一次遠征的花費之巨大,恐怕還得不償失。
賽因布拉特這時也下定了決心,進兵!
不管怎么說,自己還背靠著奧斯曼帝國,足夠與大明掰一掰腕子了。
隨即賽因布拉特下令,全軍準備渡過前面的河流,向大明軍隊與喀爾喀騎兵發起進攻。
對于喀山軍隊的異動,張通都看在眼中,他立時也命人做好準備。并且讓喀爾喀騎兵守好大明軍隊的兩翼,以防對方從側翼突襲。
張通除了帶著明軍火槍兵居于陣中之外,還有十余門火炮隨時待命。
本來他們這一千余明軍是負責監視西遷的蒙古部族的,如今卻成了喀爾喀部的主心骨。
看到對面的喀山軍隊發動,張通便立時命令火槍向天開火警告。
可惜的是喀山軍隊根本不為所動,甚至有人推出火炮隔河瞄向明軍一方的陣營。
對于喀山軍隊的所為,張能知道不能善了,便立時命令明軍的炮兵搶先開火。
明軍的火炮用的開花彈,一炮過去,便將喀山火炮附近的炮兵轟的七零八落。接連十幾炮,便將河對岸清出來一大塊地面。在對面翻倒的火炮旁邊,全是喀山士兵的殘肢和血肉。
但是張通命令明軍的火炮繼續開火,對方的兵力不是他們這邊可以相比的。手下的這些喀爾喀騎兵,短時間內也不能順暢指揮,張通只能先用明軍的火炮,將自己這一方的聲勢搞上去。
隨著明軍火炮發威,喀山一方的火炮由于射程不夠,幾乎沒有還手之力。即使開了幾炮,也根本就打不到明軍的陣前。
在這種情況下,喀山軍隊渡河的計劃就成了泡影,這讓賽因布拉特惱羞成怒。
他剛剛下了決心,要與明軍發生沖突,卻沒想到連對方這點人都對付不了。還沒有渡河,喀山軍隊就被明軍十幾門火炮所阻。
“來人,將大軍分成兩部,另一部去上游渡河!”賽因布拉特讓人傳令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