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在私塾讀書就相識,論聰明論天賦,我都不及你父親,所以我早早的拜師學藝,走了醫生這條路,而你父親,本來考場得意,若是不出意外,你家也是官宦人家了,可是奈何老天作弄,你父親后來科場接連受挫,也沒了走仕途的心思,做起了藥材生意,你父親臨死將你姐弟三人盡數托付,我卻因為種種原因沒有顧及,如今程學士有了收徒的打算,許宣,你聽師傅一言,若是可以,還是拜入程昉程學士的門下,跟著他研讀經義,在我大宋,讀書才是正途,若是仕途不順,這醫道倒也不失為一步退路。”
聽著王鳳山這語重心長的話,許宣急忙跪倒在地,自己方才滿心打算的,是在王鳳山這里可以衣食無憂,卻從來沒有想到,王鳳山已然替自己打算了這么多,根本沒有想到王鳳山的苦心啊。沒有想到,自己到了這個時代,還是用現代人那種心思來度量別人。當真是對不住這個師傅!
“罷了,你起來吧,師傅知道你重情重義,不想更換師門,你學醫又是極有天分,所以師傅才和哪程老頭商量,讓你半日學醫,半日學經義,固然辛苦疲累,可是不成良相便為良醫,二者殊途同歸啊”王鳳山看著許宣嘆道。這個學生,他是極為滿意的,治病救人,心中也是有想法的,只是初出茅廬稍顯稚嫩,若是調教得法,日后說不準又是扁鵲華佗之類的人物,可是,要是許宣能走上仕途,有了功名,那也是不錯的,總好過當大夫這走百家人,吃百家飯要好的多。
“師傅我……”許宣看著王鳳山,對自己之前心思,被王鳳山理解成這樣,不由的臉有些紅了,剛想解釋,卻有不知道怎么說。
“好了,你去告訴你姐姐一聲罷,這個好消息總是要家中長輩知道的”王鳳山沖著許宣擺手說道。
“是,師傅”許宣沖著王鳳山躬身說道,走出了慶余堂,此時門外,夕陽西下,金紅色的余暉,照在人的身上暖洋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