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弄不好就要命喪囹圄了。
許宣看了一眼朱丹溪,說道“師兄,我打算去府城看看情況,這幾日就麻煩師兄多多勞累了。”
朱丹溪一聽,伸手拉住了許宣“師弟不可莽撞,以我看,不如我去好了,你還是留在店里照看慶余堂”
許宣擺了擺手“師兄,這次去恐怕有所兇險,否則師傅也不會讓我們不要去看他,我的老師是程昉,雖然如今他老人家回杭州養病,但好歹也是朝廷的學士,若是有事,他總會營救與我,可是師兄你若是陷進去了,以我那老師的性情,恐怕就不會幫你的。哦,對了,我走后,麻煩你去給老師說一聲,我就不去老師哪里辭行了”
“怎么,師弟你現在就要走?”朱丹溪問道。
許宣嘆了一口氣“師傅如今在這府城受苦,多等一日,師傅就要多受一日的苦,如此,還不如我早日過去,先去看看情況究竟如何”
朱丹溪只好看著許宣收拾行裝,許宣取了慶余堂的一些銀兩,轉身奔著城北而去。
臨安府雖然名為臨安,可是府城卻是在杭州,臨安一詞,其實是為了紀念吳越國的國王錢鏐對杭州的貢獻,以其故里“臨安”為府名升杭州為“臨安府”,級別為“行在”,府城卻設在了杭州,而此時的杭州城,因為大宋皇帝定都于此,人口劇增,據聞杭州已有百萬人口,雖然錢塘緊鄰杭州可許宣也就僅僅去過西湖游玩而已,距離杭州城,還隔著一個不小的西湖。
錢塘去杭州,有兩條路,一條陸路,從錢塘北門出發,繞行半個西湖,然后就到了杭州,另外一條確實近了許多,就是從西湖直接穿行過去,要知道,杭州城城門旱門只有十之三,另外幾座,基本上是水門,而西湖之畔就有一座城門。
許宣自然不會去走陸路,不但是他,幾乎所有的人,都選擇走水路,無他,一個安,另外一個就是近一些。彼時早就有那心思活絡之人,開通了杭州錢塘的“水上大巴”,每日撐篙送客,一日下來,不但能養家,還能有所富余,是以如今這條水路上,船只如梭,端的繁忙。
許宣看著這一艘艘客船,也不啰嗦,當下就登上一艘,付了那船家船錢,便坐在船艙的一角養精蓄銳。